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本操作 · 穿刺类?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执考助手
1.胸穿
【器械准备】
无菌胸穿包(内含弯盘2个,16G和18G穿刺针各一(尾部连有橡胶管),中弯止血钳4把,洞巾1块,巾钳2把,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5个)注射器5ml,50ml各一,500ml标本容器,1000ml量筒,胶布一卷,靠背椅1张,无菌手套2副,麻醉药,碘伏,抢救车1个。
【术前检查】
①核对患者,准备好物品,戴口罩帽子洗手
②患者直立坐位,倒坐于靠背椅上,上身稍前倾,双前臂合抱椅背(必要时可在前胸和椅背间放置枕头),充分暴露肋间隙;
【操作流程】
①确定穿刺点:结合X线和叩诊选取穿刺点,一般在腋前线第5肋间、腋中线第6肋间,腋后线或肩胛下角线第7~8肋间隙作为穿刺点,或由B超定位下选择穿刺点,标记穿刺点(用手指掐一十字为宜),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感染灶;
②打开胸??包;
③消毒穿刺点3遍,铺巾;
④逐层麻醉;
⑤术者用中弯血管钳夹闭橡胶管在穿刺点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执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进针,注意在穿刺间隙下一肋的上缘进针,以免伤及肋间神经血管,穿刺过程应缓慢,并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穿刺;穿刺深度到达麻醉时穿刺深度后,如有突破感且见积液流出,停止穿刺,如未见积液流出则改变穿刺角度、深度直至积液流出;
⑥助手戴无菌手套,取一中弯血管钳于皮肤附近固定穿刺针,再取无菌50ml注射器连接橡皮管,松开夹闭在橡皮管上的中弯血管钳,负压回抽注射器,注射器抽满后夹闭橡皮管再取下注射器,首次抽液应作为检验标本置于标本瓶内,排空注射器后,连接橡皮管,打开止血钳,再次抽液,如此反复,连接时注意防止漏气,以免造成气胸;
⑦拔针、消毒、贴敷料;
⑧清点物品,处理污物,标本贴标签送检,书写操作记录,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
【注意事项】
①打开胸穿包的方法助手打开胸穿包外层前3片,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灭菌指示卡,打开外层最后一片及内层4片,术者在两个小消毒杯内放入棉球,助手不接触的分别倒入碘酒和乙醇或在2杯内加入碘伏/活力碘
②抽液量:诊断性穿刺不超过50ml,治疗性穿刺抽液速度不宜快,抽液量首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宜超过1000ml。
③拔针时在患者呼气末拔去;
2.腹穿
【器械准备】
无菌腹穿包(内含弯盘2个,16G和18G穿刺针各一(尾部连有橡胶管),组织镊1把,中弯止血钳4把,洞巾1块,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5个)注射器5ml,50ml各一,500ml标本容器,1000ml量筒,胶布一卷,无菌手套2副,抢救车1个,麻醉药,碘伏;
【术前检查】
①戴好帽子口罩,洗手,携器械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操作,征得同意;
②患者平卧、半卧或稍左侧卧位;
【操作流程】
①选择穿刺点1°取脐与左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反麦氏点”),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 cm,左右旁开1.5 cm,3°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中线交点,4°由B超定位下选择穿刺点,标记穿刺点;
②打开腹穿包;
③消毒穿刺点附近3遍,铺洞巾;
④逐层麻醉;
⑤术者用无菌血管钳夹闭橡胶管,并在穿刺点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执穿刺针于穿刺点45°进针1~2 cm,再垂直进针,并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穿刺;穿刺深度到达麻醉时穿刺深度后,如有突破感且见积液流出,停止穿刺,如未见积液流出则改变穿刺角度、深度直至积液流出;
⑥助手戴无菌手套,取一中弯血管钳于皮肤附近固定穿刺针,再取无菌50ml注射器连接橡皮管,松开夹闭在橡皮管上的中弯血管钳,负压回抽注射器,注射器抽满后夹闭橡皮管再取下注射器,首次抽液不应作为检验标本,须丢弃,排空注射器后,连接橡皮管,打开止血钳,再次抽液,如此反复,连接时注意防止漏气;
⑦拔针、消毒、贴敷料;
⑧清点物品,处理污物,标本贴标签送检,书写操作记录,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
【注意事项】
①打开腹穿包的方法:助手打开胸穿包外层前3片,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灭菌指示卡,打开外层最后一片及内层4片,术者在两个小消毒杯内放入棉球,助手不接触的分别倒入碘酒和乙醇或在2杯内加入碘伏/活力碘;
②抽液量:诊断性穿刺不超过50ml,治疗性穿刺抽液速度不宜快,抽液量首次不宜超过3000ml,以后每次不宜超过6000ml;
③标本送检:腹水常规4ml,腹水生化2ml,腹水培养5ml,无菌的注入细菌培养瓶,腹水病理250ml取沉渣送检;
3.腰穿
【器械准备】
无菌腰穿包(内含弯盘2个,腰穿针(内含针芯),中弯止血钳4把,镊子一个,洞巾1块,巾钳2把,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若干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