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演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表演专业是主要训练学生掌握表演艺术创作方法、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和创作技巧的应用型专业。我校的表演专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成都地区最早获准设立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1997年学院获准设立专科层次教育,2002年正式招收本科生。本专业教学并积极吸收现代表演艺术发展的先进理念,采用开放式教学、小班化教学、互动式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强调艺术表演与社会表演的结合,注重舞台表演与影视表演的融合,突出表演能力与主持素养的复合型学习。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表演人才的新要求。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具备现代审美意识、热爱文化艺术事业,有着高度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创新型艺术人才。毕业生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影视传媒文化机构、群众文化馆站从事戏剧影视表演、综艺类节目主持与策划等工作,能在各级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戏剧、影视普及教育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公关、营销等工作。成绩特别优秀的,可继续深造,报考艺术类专业研究生。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党和国家对戏剧、影视及文化艺术领域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基本掌握戏剧、影视表演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
养成向生活学习、从生活中汲取养料的艺术创作习惯,掌握深入生活、观察社会的方法;
3、掌握表演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具备分析理解剧本和角色创造的能力,能够独立运用表演
艺术的内外部技巧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掌握表演基础训练、表演片段训练、表演多幕剧训练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与主要任务。同时掌握综艺类节目主持的方法和技巧;
4、了解和掌握戏剧、影视作品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程序,具有很好地与他人合作的素质,具有整体和大局的意识;
5、基本了解戏剧、影视艺术的发展简史,了解主要流派和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了解国内
外戏剧与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对戏剧与影视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和进行一定分析的艺术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主要课程
表演、台词、声乐、形体、艺术概论、大学英语、中外戏剧与电影史、影视镜头表演、节目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化妆造型、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等。
四、学制、毕业条件、授位条件
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实行以学年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条件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3-6年)。
毕业条件:所获学分达到规定学分180分者,准予毕业。
授位条件:达到毕业条件;所有修读课程的平均学分绩(70分或专业核心课程平均学分绩(75分,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成绩(70分,重修学分不高于45分;英语通过CET-3,计算机应用能力应通过全国或省级计算机考试一级考试(科目为计算机基础及WPS Office 应用、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 应用和计算机基础及Photoshop 应用);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一级乙等以上,获国家普通话测试一级乙等以上证书。
满足以上条件者,授予 艺术学 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结构
达到表演专业毕业所要求的课程学分结构表
课程类 课程组 课程性质 学 分 占总学分比例(%) 备注 通修通识课程 通修课程 必 修 43.5 24% 通识课程 限 选 10 6% 其中学术活动2学分;创新学分可以冲抵学术活动学分。 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必 修 47 26%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必 修 19 11% 专业核心课程 必 修 26 14% 专业选修课程 选 修 5 3% 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选 修 2 1% 集中实践环节 学年阶段性训练 必 修 13.5 7% 毕业综合训练 必 修 14 8% 总计 必 修 163 90.6% 选 修 17 9.4% 合 计 180
六、教学计划表
表1 表演专业教学计划表 [总表]
类
别 性
质 课程名称 学
分
数 总
学
时 总学时分配 各 学 期 学 时 配 置 备注 讲
课 实
验 实
践 一学期 二学期 三学期 四学期 五学期 六学期 七学期 八学期
通修
课
程 必
修
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3 48 32 16 4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The Essential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2 32 32 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3 48 32 16 4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