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凯越的前世今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别克凯越的前世今生
早在2003年8月底就上市的别克凯越可谓是为上海通用每年稳坐前三名的销量立下了汗马功劳。2006年凯越在国内年销售量为17.65万辆,只比大众捷达少了3000台。不过,定位于家用轿车的凯越与捷达在市场细分上不可同日而语的。捷达巨大销量的背后依赖于全国各个城市出租车的更新换代,和众多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车购买量。而凯越的销量则更多的是由众多家庭创造的。是什么创造了凯越的销量传奇?是先进的技术,还是超值的配置?其实都不是,凯越的制胜之道在于中庸的设计理念。血统之谜:韩国车还是世界车? “凯越到底是不是韩国车?”的争论从2003年便早已开始,至今依然还能被常常提起。其实要说清楚这层扑朔迷离的关系还要从别克凯越的前身大宇旅行家(Daewoo?Nubira)说起。第一代大宇旅行家(代号J100)是韩国大宇委托意大利I.DE.A设计中心设计的,并于1997年上市直到1999年停产。从2000年开始,大宇汽车在第一代车型上进行了90多项改进推出了大宇旅行家?II(代号J150),准确的说应该属于第1.5代大宇旅行家。直到2003年,由平宁法力那设计公司全新设计大宇Lacetti(代号J200)替代了大宇旅行家?II。而这款名为大宇Lacetti的车型便是国内别克凯越的原型车。左:1997年上市的第一代大宇旅行家由I.DE.A设计中心设计右:2000年推出的大宇旅行家?II属于小改款车型相当于第1.5代大宇旅行家 左:2003年推出的大宇Lacetti是国内别克凯越的原型车,相对之前的大宇旅行家已经是脱胎换骨式的重新设计右:两厢版大宇Lacetti由另一位大师级人物乔治亚罗所领导的意大利Italdesign设计公司完成造型设计不过2000年前后大宇发生的重大变革也改变了大宇Lacetti的血统。由于大宇汽车之前过度扩张、盲目自信、不合理的企业形式和亚洲金融危机等等不良因素最终造成了大宇汽车1999年的解体,并且于2000年底宣布破产。大宇的长期合作伙伴通用汽车于2001年决定收购大宇,新公司通用大宇(GM?Daewoo)于2002年正式运作。第一代大宇旅行家(代号J100)是大宇脱离通用T平台后自主研发的车型,但是通用入主后推出的大宇Lacetti(代号J200)充分体现了通用汽车所倡导的:品牌全球化、营销服务全球化,制造全球化,开发全球化的国际合作理念。左:国产版别克凯越在车身造型上变动并不明显右:两厢凯越HRV的车尾造型已经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纷纷模仿的对象大宇Lacetti的设计和制造并不是在一个国家和由一家公司完成的:意大利平宁法力那Pininfarina完成的三厢轿车车型和旅行车型的造型设计,乔治亚罗领导的意大利Italdesign设计公司完成的两厢轿车车型的造型设计,大宇韩国设计中心完成的车身结构和底盘的开发。德国欧宝Opel开发并由澳洲霍顿Holden制造的1.8L?E-Tec?II发动机(1.6L?E-Tec?II发动机由韩国大宇组装),日本Aisin?Warner公司设计并制造的Step-gate?4速自动变速器,通用大宇在韩国Bupyong工厂完成的最终组装,并向其它国家销售(包括北美市场)。来自世界各国知名公司的技术合作创造了大宇Lacetti,因此通用称别克凯越为世界车也并不为过。品牌之谜:凯越到底有多少车名? 对于别克凯越另一个争议便是别克的品牌。不少批评的声音称通用将大宇的车型挂别克品牌销售属于挂羊头卖狗肉,可是站在车主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在销售上,通用的一贯做法便是用尽自身的品牌资源来迎合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品牌喜好。在产地韩国,通用是以Daewoo?Lacetti品牌销售。在加拿大,则以Chevrolet?Optra?品牌销售。在美国,通用却以铃木品牌销售,Suzuki?Forenza为三厢和旅行车版本,而Suzuki?Reno为两厢版本。欧洲市场上,如在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家,三厢和旅行车版本被冠以Chevrolet?Nubira销售,而两厢版本则为Chevrolet?Lacetti。而在澳洲和新西兰,则被冠以澳洲的当地品牌Holden?Viva。除此之外,通用在印度,南非,太平洋岛屿国家等地均以Chevrolet?Optra?品牌销售。左: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铃木Forenza?右:加拿大市场上销售的Chevrolet?Optra?相对不到9万元的起价,国内很少有其它品牌能提供通用别克所能提供的服务享受 ?相比之下,国内凯越冠以别克名下的确在品牌上抬高了大宇Lacetti的身价,因为在其它国家这一车型都以雪弗兰,大宇,铃木这些通用旗下的大众化品牌销售。一款紧凑级轿车冠以豪华轿车品牌的确有些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但是凡是到过别克4S店的消费者绝对不会对此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