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以太网》课件.ppt
思科以太网本课件将介绍思科以太网技术,涵盖基础概念、常见设备、配置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课程大纲以太网介绍以太网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标准规范、优势特点。以太网交换技术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方式、虚拟局域网(VLAN)、生成树协议(STP)、链路聚合技术(LACP)。以太网安全机制端口安全、MAC地址过滤、IP地址过滤、802.1x认证等安全技术。思科以太网设备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等思科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基本配置、端口安全配置、VLAN配置、STP配置、LACP配置等。
以太网介绍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它使用**共享介质**或**交换机**来连接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它具有**高带宽**、**易于安装**和**维护**等优点。以太网在现代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太网基本概念1物理层以太网物理层定义了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包括电气特性、传输介质和连接器类型。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网络设备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帧,并提供地址解析和错误检测功能。3MAC地址每个网络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用于标识设备在网络中的身份。4广播域广播域是指在网络中所有可以接收广播数据包的设备集合。
以太网帧格式以太网帧是网络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包含了源MAC地址、目标MAC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FCS校验码。以太网帧格式如下:前导码:8个字节,用于帧同步和起始标记帧起始符:1个字节,标志帧的起始位置源MAC地址:6个字节,发送设备的物理地址目标MAC地址:6个字节,接收设备的物理地址类型字段:2个字节,标识上层协议类型数据字段:46-1500字节,存放网络数据帧校验序列(FCS):4个字节,用于校验数据帧的完整性
以太网工作原理1数据封装将数据分成数据包,添加以太网帧头和帧尾2数据传输通过物理层介质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设备3数据接收目标设备接收数据包并进行解封装
以太网交换技术转发效率交换机能够根据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进行转发,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减少网络冲突。安全性交换机通过隔离不同设备之间的网络流量,提高网络安全性,防止广播风暴的发生。灵活性交换机支持VLAN、STP等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划分网络,提高网络的灵活性。
虚拟局域网(VLAN)隔离广播域将同一物理网络中的设备逻辑上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减少广播风暴的影响。增强安全性通过VLAN划分,可以限制不同VLAN之间的访问权限,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灵活管理VLAN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将网络设备划分为不同的组,方便管理和维护。
VLAN实现方式1端口配置将端口加入到特定VLAN2VLAN配置创建VLAN并指定VLANID3VLAN间通信配置路由器进行VLAN间路由
VLAN的优点提高网络安全VLAN将网络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广播域,限制广播流量的传播,有效提高网络安全,防止敏感信息泄露。优化网络性能VLAN隔离不同部门或工作组的流量,减少网络拥塞,提高网络性能,保证关键业务流量的优先级。简化网络管理VLAN将网络划分为更小的管理单元,简化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便于网络管理员进行配置和故障排除。
生成树协议(STP)循环问题STP旨在解决以太网网络中的循环问题,确保网络拓扑结构的单一路径。路径选择STP通过计算网络中所有可能路径的成本,选择最佳路径,并阻塞其他路径。
STP基本概念生成树协议(STP)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防止以太网网络中的循环STP通过识别和阻塞冗余路径来确保网络中只有一个活动路径STP在交换机上运行,并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交换信息来协调路径阻塞
STP生成树计算根桥选举每个交换机都会选择一个最优的根桥,作为生成树的根节点。路径开销计算交换机根据路径开销,选择最优的路径到达根桥。端口状态设置根据生成树计算结果,设置每个端口的状态,如转发或阻塞。
STP端口状态阻塞状态端口处于阻塞状态时,不会转发数据帧,但会监听网络,并学习MAC地址。监听状态端口处于监听状态时,不会转发数据帧,但会监听网络,学习MAC地址,并参与生成树计算。学习状态端口处于学习状态时,会转发数据帧,但不会参与生成树计算。转发状态端口处于转发状态时,会转发数据帧,并参与生成树计算。
聚合链路技术(LACP)LACP(LinkAggregationControl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是一种用于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接口的协议。提高带宽通过将多个接口捆绑在一起,可以增加网络带宽,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增强可靠性当一个接口出现故障时,其他接口可以继续工作,确保网络连接的可靠性。
LACP链路聚合高带宽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成一个逻辑接口,LACP可实现更高的带宽,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冗余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