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材料信息的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获取材料信息的方法
高三历史组 伍飞云
如何快速、全面、准确的从题目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如何快速解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 从史料引文出处和注释中获取信息
例1. (2008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解析】结合题干“农民”及图注“1953年4月”进行判断。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的重要举措,B项错误;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是1958年,C项错误;包产到户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D项错误;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2.从题目的主题语中获取信息
例2.(2010年高考江苏卷23题节选)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问题:与其他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
【解析】主题语“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其实提示了宣传海报的政治倾向性,结合题目内容分析出宣传海报的特点。
【答案】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3.从数据的对比和变化中获取信息
例4.(2008年高考天津卷)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
年份 世界总里程 欧洲 美国 1870 210 000 105 000 85 277 1880 373 000 169 000 144 000 1890 617 000 224 000 269 000 1900 790 000 284 000 320 133 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
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 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 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
【解析】认真阅读题干数据表格中的信息,通过数据的纵横比较,联系所学知识,可以看出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因为铁路不能跨越大西洋,所以欧洲与美国铁路业的发展与他们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否扩大无直接关联,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 从“顿号”前后词汇的通盘考虑中获取信息
例5.(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一)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解析】通盘考虑题干顿号前后所列10种新事物正是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儿童将这些新事物的名字用于拍球游戏中,说明儿童广泛地接受了西方新事物,这是日本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D
5.从“省略号”前后获取信息
例6.(2008年山东高考文综27题节选)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问题: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
【解析】省略号省去的一般是无效信息,留下的是有效信息。关注省略号前后的信息,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的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
6.从材料包含的层意中获取信息
例7.(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坛,……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机梭声札札”是指纺织,“牛驴走纭坛”是指耕作,这两句诗反映了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重要特征;“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反映了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反映了安土重迁的思想。材料反映不出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因此①②④都是正确叙述。
【答案】B
7.从材料的关键词中获取信息
例8.(2008年高考江苏卷)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华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