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简答题解答.ppt

发布:2019-04-13约3.89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一:反映了近五年我国投资、消费、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的变化(总) 。 其中,投资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但仍占最大比例,净出口贡献率稳中有升,不足1/3。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基本稳定,但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消费的贡献率所占比重严重偏低(分)。 说明我国投资、消费与净出口的结构不协调,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结论)。 表二:反映了近五年我国GDP城乡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但是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更低。 * *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解答 一、解题时注意以下三个步骤: 1.审:看清楚题目和材料,要求答题的有那几点。 读设问(明确限定的理论知识范围、题目类型、行 为主体等) 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中心意思、不同层次的意思) 2.找:回归教材,寻找理论依据。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从关键词或材料的中心旨意中“折射”理论依据,即课本在这个问题上所运用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特别注意: (1)把理论观点放置前面的同时要与题目所对应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说明与论证,不能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即“两张皮”的现象。 (2)行文作答,落实“四化”,即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要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无误,恰当地使用政治术语,条理清楚,字迹工整。 注意表达的时候要专业化,用经济学的术语,而不是口语。政府国家是“稳定物价”而不是“控制物价”,质量好表达为“使用价值”而不是“用起来好”。 3.答:事理交融,科学组织答案。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七种设问与解题方法 ①定点:根据材料或设问内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么; ②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③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 对应,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 和材料相结合. 1.体现型试题的解题方法 (1)出题的方式: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2)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题目类型:是什么)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0%;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2%、40%和60%;提供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数的75%。 材料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弱,活力不强,面对世界范围内充足兼并浪潮,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显得特别突出。 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两则材料有什么内在联系? 看清楚提问,再回答!审题! 书写: 材料一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二说明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弱。 联系: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但是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从而使我国的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因果关系。 (2)审题注意: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或政治术语加以表述。 2.反映型的解题方法 (题目类型:是什么) (1)出题的方式: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反映了什么问题”等。 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在概括时要一分为二地将材料的意思总结性地表述。 如:图表材料题。优化P8.21 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 二看图表内容; 三看图表的图例、注释。 2、两比较:在看图表内容时要比较: 一是横向比较(即是不同年份、不同区域) 二是纵向比较。 注意:作答“反映了、体现了什么”的问题时 一般遵循: 总——分,喜——忧 表一:2003~2007年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和拉动 2.5 21.4 4.4 41.6 4.5 37.0 2007 2.0 19.5 4.1 41.3 3.9 39.2 2006 2.6 25.8 3.9 38.1 3.7 36.1 2005 0.6 6.1 5.5 55.3 3.9 38.7 2004 0.1 1.0 6.4 63.7 3.5 35.3 2003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年份 净出口 投资 消费 注:2007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