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婧婧项目申报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项目编号: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表
项目名称: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行为的调查研究——以衡阳市高校为例
申 请 者: 邓 婧 婧
系、专业:法贸系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班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 2011年4月18日
项目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
共青团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委员会制
二○一一年三月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行为的调查研究以衡阳市高校为例
项目类别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研究期限
2011年5月~2011年9月
申请经费
1000元
项目负责人姓名
邓婧婧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所属系
经济与法律系
主要合作人员
姓 名
系及专业
邹 婷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8级国贸4班
戴 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8级国贸3班
刘亮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8级国贸3班
胡娇艳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8级国贸3班
指导老师
姓 名
工作单位及称谓
邓双喜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院长
肖望喜
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法律系教师
项目简介
1、项目研究的意义:该课题的研究将会指导血站采取切实可行的宣传措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项目研究的内容:⑴高校大学生献血行为的态度;⑵高校大学生献血行为的认识;⑶影响高校大学生献血行为的因素;⑷提高高校大学生献血行为的对策。
3、项目研究的目的:该课题对高校大学生献血态度及影响其决策的因素进行调查,为制定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方案促进更多的自愿者参加无偿献血提供决策依据。
二、立论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参考文献等)
项目研究的意义:
该课题调查结果的应用将会指导血站采取切实可行的宣传措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本调查结果显示:献血时间受限,地点不明和身体不适等因素是影响在校大学生作出献血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通过强化采血用具卫生,提供合适采血时间、便捷的地点以及对献血后身体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等方面的宣传;或者联系高校,以组织学生参观血站等形式提高血站的信誉度,这样将会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比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血液是重要的生物资源,输血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之一。无偿献血对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健康,控制与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有重要意义,我国自199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实施无偿献血制度,无偿献血工作已取得很大成就,已成功地从有偿献血和计划献血向无偿献血过渡。
国内研究:2005年l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曾针对无偿献血者的顾虑及其影响因素在湖北省孝感市、荆州市和宜昌市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 从年龄上来看,18~28岁组所占的比例最大,无偿献血人群年龄结构呈现明确的年轻化特征。这是由于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认为自己的奉献而延续了他人的生命是十分值得的。另外,学生对献血知识的了解也较全面,因此青年学生的献血积极性较一般职业人群高。由此可见,高校学生是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发展好高校学生,对献血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该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首次献血,还是再次献血,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献血者比例较高。据此可分析,献血意识强弱与人们的文化层次有关。在所有的职业中,学生组首次献血和再次献血的比例最高,分别占78.32%和63.10%。可能原因是文化层次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更能理解无偿献血知识;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自愿无偿献血者少,因为在同样的宣传力度下,他们尚不能理解血液生理,对献血存在顾虑,心理恐惧感明显。因此,出现献血者文化层次较高的现象。
国外研究: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国际健康系、公共健康系和病理系等在2005年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献血情况做了详细调查。他们对中国西部的新疆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进行了一项针对不同人群对献血的态度的调查。来自于不同群体参与了此项调查,内容包括他们的对献血的了解、态度和行动。群体的区分为汉人和维人的献血者及非献血者、吸毒者、学生和工人。对献血的了解在不同的群体中有着很大的差异。献血动机包括社会压力、想了解筛选结果和利他主义,不愿献血的原因包括害怕感染和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对献血的误解广泛存在,连受过很好教育的人也不能幸免。对血液感染的恐惧可能因在中国血浆捐献过程中引发的爱滋感染报道而增加。
分析:以上报告已突出青年学生在现今无偿献血事业的主体地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