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验收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4 110kV避雷器
工程名称:
设备编号
(例:110kV I段母线避雷器)
安装位置
(户外/户内)
验收性质
验收时间
设备型号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家
序
验 收 项 目
质量标准
验收结果
一
出厂试验
1
出厂前应对避雷器或避雷器元件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并提供测量结果。避雷器整体测量时应使用5000V绝缘电阻表。
2
持续电流应不超过制造厂的规定值。
3
残压峰值应不大于国家电网公司《110(66)~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的规定值。
避雷器
额定电压
(有效值)
避雷器
持续运
行电压
(有效值)
标称放电电流10kA等级
电站避雷器
陡波冲
击电流
残压
雷电冲
击电流
下残压
操作冲
击电流
下残压
(峰值不大于)
100
78
291
260
221
4
应不低于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值。
5
一般不应小于避雷器额定电压的峰值,同时不应小于国家电网公司《110(66)~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规定值。
避雷器
额定电压
(有效值)
避雷器
持续运
行电压
(有效值)
直流1mA
参考电压
不小于
100
78
145
6
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试验
避雷器的0.75倍直流1mA参考电压下的漏电流不应大于50μA。
7
密封性能试验
密封性能试验应符合制造厂或国家电网公司《110(66)~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或GB11032规定值。
8
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量应不大于10pC。
9
绝缘电阻测量
一柱中的最大电流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10
持续电流试验
外观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110(66)~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的规定,憎水性应为HC1~HC2级。(复合绝缘外套避雷器适用)
11
标称放电电流残压试验
应使用2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并提供测量结果。
12
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110(66)~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的规定。
13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三
设备安装
14
所安装设备的正确性
(1)所安装避雷器设备的铭牌(厂家、产品名称及型号)与所订购的产品应一致。
(2)元件组装应符合产品出厂标志的编号。
15
现场制作件及安全距离
(1) 现场制作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构架式安装的避雷器构架高度、构架及横担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 低式布置的避雷器与围栏距离、构架式安装的避雷器与其它设备或构架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
16
设备外观
(1)避雷器外部完整无缺损,封口处密封应良好。
(2) 硅橡胶复合绝缘外套伞裙应无严重破损或变形。
复合外套表面单个缺陷面积(如缺胶、杂质、凸起等)不应超过5mm2,深度不大于1mm,凸起表面与合缝应清理平整,凸起高度不超过0.8mm,粘接缝凸起高度不应超过1.2mm,总缺陷面积不应超过复合外套面积的0.2%。
(3)避雷器伞套形状的尺寸应符合要求
1)等径伞的伞间距不小于40mm,大小伞结构的两相邻大(小)伞间距不小于70mm
2)爬电系数C.F一般不大于3.2,重污区不大于3.5
(4)外绝缘套的爬电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避雷器应进行金属镀锌检查,所有镀锌件应满足:锌层应连续、均压、光滑;锌层应牢固附着在附件上,必要时应做锌层结合强度试验;各种凸起的缺陷不应影响附件的装配和安装连接互换,各种凸起的高度均不应大于1mm。
17
避雷器本体安装
避雷器安装牢固,其垂直度应符合要求,本体各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
(1)必须无明显的倾斜、变形、下陷,必要时使用水平尺测量;(2)同一组三相间应排列整齐(3)当使用垫片、扁铁、扁钢调整避雷器的安装水平时,所垫材料必须采取固定措施
18
均压环
均压环应水平,安装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19
基座要求
避雷器应使用单个的大爬距的绝缘底座,应有良好的绝缘,机械强度应满足载荷要求。
20
在线监测单元
(1)参照设计图纸,核对连接回路,应正确、牢固;(2)在线监测端子箱应密封良好,无受潮痕迹;(3)在线监测端子箱内铭牌、运行编号牌、接线原理图应齐备
三
在线监测装置及计数器
计数器指示清晰,便于观察。有可靠的密封性能;计数器的外露的金属零部件应有防腐蚀措施。计数器的引线应符合热稳定的要求
在线监测仪离地表高度185cm(如在电缆沟上方,应离电缆沟盖板185cm),安装后仪表应便于观察读数。
在线监测仪及记数器密封应良好,计数器三相底数一致。
必要时,在避雷器底部用裸铜线安装屏蔽环,以减少避雷器外表泄漏的影响。
21
标识
(1)应具备符合运行指定要求的相色标示;(2)应具备符合运行指定要求的运行编号牌(双重编号)
22
避雷器的外部连接
(1)引流线不得存在断股和变形;(2)引流线截面和相间距离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3)一次引流线应长短合适,无过紧现象或风偏的隐患;
(4)固定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