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工 作 总 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学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期初确立的“讲规范,立习惯;抓质量,树形象;搞科研,促发展;建文化,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奋进的精神,细化工作措施,做实工作流程管理。全体教职工真正按我们当初提出的那样,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体现了团结与协作意识、大家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在短短的一学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我现在代表行政班子对本学期的工作作一简单总结。主要分三块,一是分几方面谈一下我们取得的成绩,二是谈一下存在的不足,三是向大家谈一谈2012年工作的一些设想。
一、以人为本,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培育教师团队,建设工作集体,以教风带学风,形成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氛围。
学期初,有三十位多位年轻的同志在园区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走上了工作岗位,二十多位原任教高中、初中的同志,到园区来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宁连路小学的二十三位同志到新的校园来开展工作,徐春雨、王琦、李远、王京凤、周会、张龙梅、刘利娟、田甜、等老师也从市开明中学、一附小等名校来到园区,大家汇集一起,形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集体,一起工作、生活、学习,并肩奋斗。
一个学期以来,学校把教师团队的建设放到了首要的位置,以各种形式促进新教师成长,新老教师磨合,师生相互适应。
1、名师引领,快速入门。本学期,学校从一附小和附中等名校请进语、数、外送教课三次,为老师们提供在家学习的机会与观摩的范例。
2、对外学习,开拓视野。一学期来,我们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四次语、数、外集体备课活动,使几乎每一位语、数、外教师都有了外出学习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老师也从生疏、不自信到勇于展示自己,锻炼自己。这就是大的进步。
3、师徒结对,促进成长。10月份学校举行了“师徒结对”仪式,开展传帮带,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及角色转变。
4、经常练兵,打好基本功。“教学演练场”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说课、上课、评课、反思、重建,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打造高效、精品课堂。
5、学会命题,以评促教。会命题是会教学的有效助推手段。本学期,课程教学部非常重视命题指导,从单元测试,期中质量调研,到期末测试,有经验的领导和教师都认真审阅试卷,指导命题。通过一学期的磨练,很多老师的命题更适合我们的教学、适我们的学生。
6、两字一话,常抓不懈。教师发展部从10月份起,就将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的训练与竞赛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使大家重视自己教师基本素养的培养。
7、课题引导,以科研促教学。本学期,我校引入了一附小的“新基础”课题,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新基础”理念也深入人心。11月份,我校的“中小学生抄袭行为的研究及纠正方案”课题上马,开展了前期的调查研究,制定了研究方案,获得了市级立项。教师撰写教学论文也渐成风气,以教研引领教学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主线,抓好教学常规,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用“心”教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明确教学常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开学初,在各学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分管学科的校领导就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备课活动等各方面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使大家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教学常规渐入正轨。
2、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将功夫下在平时。本学期九、十月份我们对所有语数外教师进行了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安排了所有领导以及一附小来的有经验的老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方面对教师们的教学规范进行全面的检查,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使得教师的教学常规更规范。
3、积极开展学科特色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学校以开展学科特色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素质培养,使学科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语文学科:开展了写字比赛、生字过关、古诗必背、作文竞赛,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活动,并进行了读书成果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组织了计算过关测试,数学竞赛活动,很多擅长数学的学生崭露头角,展示自己才能,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英语学科:开展了生词过关测试,英语口语测试,既重视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也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组织了圣诞节文化活动,通过环境布置,圣诞老人送礼物,班级圣诞节文化课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国外文化。
体育学科:教好学生两操的同时,积极开展冬季长跑运动,每天两次全校性的操场跑步,形成全校学生齐锻炼的好风气。
举办作业展览。本学期开学,学生作业很不规范。刘素梅,郑建云、尚珊珊等老师写了规范漂亮的作业贴在班级的墙上,让学生有明确的样子去模仿。十月份,全校举办了学生作业展览,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三、坚持德育为首,重视“成人”教育,狠抓习惯养成,以班主任工作为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