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货运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docx
普通货运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为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提高公司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与信息化相关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网络设备、数据资源等的管理与使用。
二、信息化管理组织与职责
1.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成: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职责:负责制定公司信息化战略规划,对重大信息化项目进行决策,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信息管理部门
职责: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规划、方案和相关制度;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负责组织公司信息化培训工作,提高员工信息化应用水平。
3.各部门
职责:负责本部门信息化系统的日常使用与信息录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配合信息管理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本部门信息化需求。
三、信息系统管理
1.系统选型与建设
信息管理部门应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和发展战略,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信息系统的选型工作。选型过程应充分调研市场上各类相关系统,评估其功能、性能、安全性、易用性以及与公司现有系统的兼容性等因素。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应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人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与协调,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2.系统使用与维护
信息管理部门应制定信息系统操作手册,对系统用户进行培训,确保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
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等操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方案,并提前通知相关用户,做好数据备份工作,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3.系统安全管理
信息管理部门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包括设置防火墙、安装防病毒软件、进行入侵检测等,防止外部非法入侵和恶意攻击。
为每个系统用户分配独立的账号和密码,并要求用户定期更换密码。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设置不同的系统访问权限,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四、网络与硬件设备管理
1.网络管理
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网络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合理分配网络资源,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
未经信息管理部门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搭建无线网络或更改网络配置,防止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2.硬件设备管理
公司所有信息化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路由器等)由信息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编号、管理。建立硬件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采购日期、型号、配置、使用部门、使用人等信息。
各部门如需新增或更换硬件设备,应向信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后由信息管理部门负责采购或调配。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时,使用部门应及时向信息管理部门报修,由信息管理部门安排维修或更换。
五、数据管理
1.数据录入与审核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数据的录入工作,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数据录入人员应严格按照数据录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录入错误数据。
数据录入完成后,应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应认真核对录入的数据,确保数据与实际业务相符。对于审核不通过的数据,应及时通知录入人员进行更正。
2.数据备份与恢复
信息管理部门应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对公司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上,并异地存放,防止因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导致数据丢失。
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测试,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制定数据恢复流程,明确在数据恢复过程中的责任人和操作步骤。
3.数据安全与保密
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数据安全与保密制度,不得私自泄露公司数据。对于涉及公司商业机密的数据,应采取加密等措施进行保护。
信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数据访问的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相应的数据。对数据访问行为进行审计,记录数据访问的时间、人员、操作等信息,以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六、信息化培训与考核
1.培训管理
信息管理部门应根据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信息化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系统操作技能、网络安全知识等。
定期组织信息化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讲师或内部技术骨干进行授课。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
2.考核管理
建立信息化考核机制,对员工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员工的绩效奖金、晋升等挂钩,激励员工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
信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包括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硬件设备的维护情况等。对信息化工作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七、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信息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