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标准授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建筑智能化标准 之 通信网络系统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 1、总指导思想 2、适应性和先进性 3、可操作性 二、本标准通信网络系统包括的主要内容 1、接入网 ( 固定电话子系统、无绳电话子系统) 2、光纤同轴混合网HFC(有线电视子系统) 3、卫星通信子系统 4、会议电视子系统 6、视讯服务子系统(由其他章节宣讲) 7、公共广播子系统 (由其他章节宣讲) 8、综合布线子系统(由其他章节宣讲) 9、通信机房的设置和设计标准(参见3.2.1~3.2.3、3.3.3) 10、通信管道备用管的一般要求(参见3.2.4) 三、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四、应用实例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 1、总指导思想 总指导思想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即“铺路”。其具体体现在 以下几方面: (1) 通信机房的设置和设计标准 (2) 通信管道中的备用管 (3) 与公用通信网的连接采用光接入网技术 2、适应性和先进性 适应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所列的八个子系统都是目前省内智能建筑均能达到的, 而且大部分是必须的。 (2)本标准建议采用光接入网技术与公用通信网互连互通。 这是因为只有实现光纤到小区、光纤到楼,才能实现将来通信新 业务的开放。 3、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通信机房的设计标准,如对通信机房的设置地点、面积、 环境、荷载、电源、进线间提出了具体要求。 (2)对哪些段落须预留备用管提出了要求。 (3)对各级标准中应建设哪些通信子系统作了规定。 (4)对最常用的电话端口数量和有线电视端口数量作了规定。 二、本标准通信网络系统包括的主要内容 1、接入网 ( 固定电话子系统、无绳电话子系统) 2、光纤同轴混合网HFC(有线电视子系统) 3、卫星通信子系统 4、会议电视子系统 6、视讯服务子系统(由其他章节宣讲) 7、公共广播子系统 (由其他章节宣讲) 8、综合布线子系统(由其他章节宣讲) 9、通信机房的设置和设计标准(参见3.2.1~3.2.3、3.3.3) 10、通信管道备用管的一般要求(参见3.2.4) 1、接入网(铜缆/光纤/无线) 程 控 交 换 机 S P C MDF 电缆交接箱 DDF OLT ODF 光缆交接箱 ONU ONU MDF 电缆交接箱 MDF DDF BSC BTS FWS 局用音频电缆 主干电缆 配线电缆 局用射频电缆(2Mb/s) 尾纤 主干光缆 配线光缆 局用音频电缆 局用音频电缆 主干电缆 线径≥0.5mm 配线电缆 线径≥0.5mm 数字中继 注:MDF—总配线架 DDF—数字配线架 ONU—光网络单元 BTS—基站 ODF—光配线架 OLT—光线路终端 BSC—基站控制器 FWS—固定台 MS—移动台 用户分线盒 用户分线盒 MS 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1)双向HFC网络结构 主 干 网 络 网络适配、 路由或交换 本地服务器 调制 解调 混 合 E / O E / O O / E O / E 同轴网络 TV Cable Modem PC LAN 模拟电视信号 分 支 器 光缆 (2)双向HFC网络结构说明 ? 上行: 5—42 MHZ 共37 MHZ ? 下行: 50—500 MHZ: 模拟CATV共60—80路(采用VSB—AM,即残余边带 调幅,每一通路带宽为6—8MHZ) 550—750 MHZ: 传附加模拟CATV; 或数字CATV; 或VOD( 6—8MHZ模拟通路内可以传6—8路 4Mb/S速率的MPEG—2信号,则200MHZ带宽相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