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住宅小区地基处理(CFG)工程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8-06-13约5.86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X项目21# 、24#楼 (CFG桩)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XX建设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日期:二〇 年 月 日 第一节 工程概况 一、项目概况 1、本工程为XXXX住宅小区地基处理(CFG桩)工程。 建设地点位于上街区济源路以南,金华路以东。 2、桩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 二、设计概述 1、本工程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 2、CFG桩施工工艺采用洛阳铲成孔、管内泵压混凝土灌注成桩法。21号楼总桩数为750根、24号楼总桩数为348根,有效桩长16.0m,保护桩长为600m,桩径400mm,桩距1.2m。混凝土的强度为C20。压灌桩的施工允许偏差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要求。 3、打桩前进行试桩,调整施工参数后进行工程桩的施工。 4、压灌桩施工完成,基坑开挖及截桩完成后,对基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三、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情况详见《工程地质报告》。 四、编制依据 1、设计桩施工图,施工总平面设计图。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8)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9、《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范》(JGJ/T93-95) 10、《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11、施工现场条件及水源、电源情况参照招标文件 12、本企业的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技术力量状况及已往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二节 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一、施工部署 本工程的施工管理方式采用项目管理法。由我公司组建“XX建设有限公司德宝.城墅项目部”。该项目部代表我公司全权负责本工程的生产施工管理工作。为确保桩基工程的合理工期和设计要求,我公司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实行项目管理,项目法施工,应用现代管理方法手段,使整个工程实现有序有效的管理和施工。 二、施工方案 本工程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 首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的地基处理施工图,绘制桩位平面布置图,并对每一桩位进行编号。施工前,须由业主将水源、电源引至施工现场50米以内及地上、地下和空中障碍物清除,具备“三通一平”,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桩点放线定位,由技术员指导机组进行桩位施放工作。主要控制点打钢桩或方木桩,并加以保护,以备后期检查或恢复桩位时使用。桩位的施放,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并采用30mm石灰柱标定(深200mm以上)。 制桩施工由洛阳铲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清除杂土,同时开启混混凝土输送泵,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输送泵送进孔中而成桩。 根据本工程总平面图及业主的总进度安排,我方安排施工顺序及施工进度。 三、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一)施工指标 1、 桩距:桩距1200mm。 2、 设计有效桩长:16m 3、 桩径:400mm 4、 混泥土强度等级 C20 5、 桩径允许偏差-20mm 6、 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 7、 桩位允许偏差不大于160mm 8、 混泥土坍落度控制为180±30mm (二)工艺流程 洛阳铲就位→稳定洛阳铲吊垂找直→慢速铲进→复查铲头垂直度→继续铲进→做好记录→测量孔深达到设计桩底标高→逐渐提拨铲(随时清土),直至设计桩顶标高→停止将洛阳铲全部提出至离开地面、停止动力机器。 (三)施工工艺原理 混凝土输送泵(一般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接通,现场混凝土泵车出料口对准混凝土输送泵进料口,由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料4~8MPa压力通过泵管进入桩孔后,边提边输送混凝土料,直至混凝土高出设计标高停灌。 (四)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洛阳铲就位 每根桩就位前要核对图纸与桩位,确保就位符合设计要求。 视现场情况合理安排CFG桩施工顺序。 2、开孔、清泥 洛阳铲成孔前必须检查铲头上的契形出料门是否闭合,严禁开口铲进,铲头直径控制在400±20mm。通过试验孔验证铲孔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尤其是砂层,如果不合适要适当更换铲尖或进行现场加工,铲尖接触地面时,下铲速度要慢,铲进速度视地层情况而定,杂填土、粘性土0.2~0.5m/min。 成孔过程中,应保证铲垂直,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