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资产(第5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及特点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如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因此,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指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是明确的。
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提示】只有债券投资才能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 贷 1.取得成本;
2.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等
出售结转的成本 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借方余额)
—利息调整(借方或贷方余额)
—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借方余额)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
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余额=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摊余成本=账面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一)取得
1.以取得该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按照差额,借或贷)
[教材例1-68]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2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C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12500份,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250万元,票面年利率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11.8万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息为10%.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成本 25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00
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0
【2013年·单选题】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当月发行的面值总额为1 000万元的债券,期限为5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票面利率8%,支付价款1 080万云,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应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的金额为( )。
A.70 B.80 C.90 D.110
(二)持有期间
1.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债券利息收入
企业在持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收入,应当作为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实际利率是指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实际利率在相关金融资产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计算的各期利息收入与名义利率计算的相差很小,也可采用名义利率替代实际利率使用。
(1)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2)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到的利息(即分期付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教材例1-69]承[例1-68],根据约定,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按期收到C公司支付的第1季度债券利息11.8万元,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万元;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按期收到C公司支付的第2年债券利息11.8万元,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的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