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热湿处理过程与设备介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空气热湿处理过程与设备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一、房间送风量 ㈠夏季送风量的确定 ⒈ 夏季送风目的 ——消除余热、余湿,维持室内温、湿度。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⒉ 送风量: 由热平衡式3.1,有 式中: Q——kW(即kJ/s); in、io——kJ/kg。 由湿平衡式3.3,有 式中: W——kg/s; dn、do——kg/kg。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同时满足热平衡和湿平衡,则有: 如果,含湿量d的单位为g/kg,则有: 式(3.5)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⒊ 分析: 当余热、余湿量一定时,有: 在i-d图上它反映的是空气处理过程线的斜率。 所谓空气处理过程线,就是空气初状态点到终状态点的连线。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夏季消除余热,位于N点以下的热湿比线上任意一点,均可作为送风状态点。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⒊ 分析: ⑴送风点间距与送风量大小的关系 O点距N越近,送风量越大,反之越小。 ⑵送风量大小对系统的影响 ①经济技术方面的影响: G↓→设备、管道↓→费用↓ (风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 ; 设备、管道↓→有效空间占用减小,施工难度降低。 ②空调效果影响: 送风量太小时,意味着送风温度很低,可能使人感受冷气流的作用; 且室内温、湿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将会受到影响。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⒋ 风量估算 换气次数法估算。 舒适性空调,温度波动范围±1℃, 设计中可选用能够达到的最大温差(Δt≯15℃),尽量减小送风量。 ㈡冬季送风量的确定 ⒈ 一般系统,风量冬小夏大,按夏季设计。 ⒉ 全年运行状况: ⑴全年定风量 ⑵全年变风量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二、新风量的确定 ㈠满足卫生要求 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为: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㈡维持风量平衡 ⒈ 补充局部排风 ⒉ 保持房间正压 一般,室内正压ΔH=5~10Pa ; 不得超过50Pa。 ㈢满足最小新风比 一般规定:GX≮10%GS 即新风比:m≥10% 新风比 ——新风量与总送风量的比值。 最小新风量: 按上述条件,选出一个最大值作为设计新风量。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三、空调房间的空气平衡 全年固定新风比的系统: 新风量LW=渗透风量LS; 全年新风可变系统: 有下述几种风量平衡关系: 对房间: L=LX+LS 对空调处理箱: L=Lh+LW 对P结点: LP=LX-Lh 对空调系统: LP=LW-LS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四、空气热湿处理的基本过程 ㈠四个典型过程: 1.等湿加热过程 特点: 温度升高,焓增加,含湿量不变; 措施: 表面换热器、电加热器等; 焓湿图: 垂直向上,A→B; 热湿比:+∞。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2.等湿冷却(干冷)过程 措施: 表面换热器等; 焓湿图: 垂直向下,A→C; 特点: 温度降低,焓减少,含湿量不变; 热湿比:-∞。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3.等焓加湿过程 措施: 喷循环水。 焓湿图: 近似沿等焓线向下,A→E。 特点: 温度下降,焓近似不变,含湿量增加。 热湿比: ε=4.19ts≈0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4.等焓减湿过程 措施: 固体吸湿剂吸湿; 焓湿图: 沿等焓线向上,A→D; 特点: 温度升高,焓近似不变,含湿量降低; 热湿比:ε≈0。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四个象限: 由ε=±∞和ε=0两条线 将焓湿图分成四个象限; 在这四个象限内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 统称为“多变过程”。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前述的空气处理过程为四个典型过程: 此外,还有两种空气处理基本过程: 等温加湿、冷却干燥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⒌ 等温加湿过程 措施:喷饱和蒸汽; 热湿比: iq为蒸汽焓值, iq=2500~2700 kJ/kg; 该值与等温变化过程的ε值十分接近,故认为蒸汽加湿是近似等温 ; 焓湿图:沿等温线向右,A→F; 特点:湿度增加、焓增加,温度基本不变。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⒍ 冷却干燥过程 措施: 喷水室或表冷器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接触空气; 焓湿图: 向左下,A→G; 特点: 温度、湿度、焓均减少; 热湿比: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㈡空气混合 两种状态的空气混合,其混合后的空气状态点在原来两种空气状态点的连线上; 参与混合的空气质量与线段长度成反比。 3.1 空气热湿处理途径与风量 五、空气热湿处理的途径与方案 采暖: 对室内循环空气进行加热; 空调: 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