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赋空间叙事艺术.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3卷第4期 中国韵文学列 V01.23.No.4
2Q塑生12旦 &!婴垒!丛£bi塑塑y!!塑量堕尘塑 =翌竺!;三垡!!一,
唐赋空间叙事艺术
周兴泰。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唐赋作家注重从空间思维出发对外部客体世界作精细的描叙而构成规律性的空间方位联结形
式,表现为可视阈与超视阈两种叙事空间。其空间关系还经常与事类叙述结合起来,从而建构起一个宏放博
大、无所不包的空间世界,组成唐赋基本的图案框架。更进一步的是,唐赋作家还利用空间方位的变换来推
动叙事的进程,空间叙事与历史叙事相结合,使唐赋成为一个成熟的艺术时空体。
关键词唐赋;空间叙事;事类叙述;历史叙事;艺术时空体
中图分类号:1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491(2009)04—0065—07
汉代散体大赋采用空间关系对事物进行铺叙, 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理性思维的拓展,人们的
展现出从空间视觉出发的叙事艺术,这一点毋庸置 空间方位意识大大增强,如《山海经》,光从其《海外
疑。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载司马相如谈作赋之 南经》、《海外西经》、《海外东经》、《海外北经》的篇
经验日:“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 目就能清晰地看出其中的空间方位思维,更别说它
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 在叙述山川物产时运用的表示空间方位的语词。汉
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所谓“苞括”、 大赋充分借鉴汲取了这些观念思维,逐渐形成了一
“总览”,正是赋作展开的空间世界;“一经一纬”,道
套自己的空间叙述模式。宋人程大昌以为“亡是公
出了他以空间联结关系来组织赋文的奥秘。这种空
赋上林,盖该四海言之。其叙分界,则‘左苍梧,右
间方位叙述方式,与自古以来中国人重视空间关系
西极’;其举四方,则日:‘日出东沼,入乎西陂’,‘南
的观念和思维有着莫大的联系。浦安迪在《中国叙
则隆冬生长,涌水跃波’,‘北则盛夏含冻裂地,涉冰
事学》一书中对中西叙事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时指
揭河。’至论猎之所极,则日:‘江河为陆,泰山为
出,作为叙事源头的中西神话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希
橹’,此言环四海皆天子园囿,使齐楚所夸,俱在包
腊神话可归入“叙述性”原型,而中国神话则属于
笼中。彼于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土毛川珍,孰非
“非叙述性”原型,“前者以时间性(temporal)为架构
园囿中物?叙而置之,何一非实!”(《演繁露》)一座
的原则,后者以空间化(spatial)为经营的中
上林苑,实际是一个放大了的无边无际的虚幻世界。
心”[1】‘渤),并指出这种差别根源于中西思维方式的
朱光潜在比较诗与赋的区别时说:“一般抒情
不同。中国人的空间方位思维导致我们在语言表述
诗较近于音乐,赋则较近于图画,用在时间上绵延的
中呈现出四方铺叙的模式,如甲骨卜辞中那段有名
语言表现在空间上并存的物态。诗本是‘时间’艺
的祈求雨水并推测雨到底从西、东、北、南哪个方位
来的故事①,就流露出明确的四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