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凝集性试验.pdf

发布:2017-05-09约6.31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兽医免疫学——第十章 凝集性试验 页码,1/13 第十章 凝集性试验 学习要点: 凝集试验的概念、原理、分类,以及常用的凝集试验类型。 沉淀试验的概念、原理、分类,以及常用的沉淀试验类 于所用抗原的性状不同,出现的现象也不同: 1、细菌、红细胞或表面带有抗原的乳胶颗粒等不溶性颗粒抗原,当与相应抗体结合,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凝集团块,即 (agglutination)。 2、病毒、蛋白质等可溶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在两者比例合适时,可形成较大的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在反应体系中出现不透明的 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 一节 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test) 细菌、红细胞或表面带有抗原的乳胶颗粒等不溶性的颗粒抗原,当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时,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凝集 凝集试验。凝集试验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 (agglutinogen),抗体称为凝集素 (agglutinin) 一、凝集试验的一般原理 通常,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悬液中带弱负电荷,周围吸引一层与 牢固结合的正离子,外面又排列一层松散的负 子层,使颗粒相互排斥。 当特异抗体与相应抗原颗粒互补结合时,抗体的交联作用克服了抗原颗粒表面的电位,而使颗粒聚集在一起。 二、凝集试验的发生分两阶段 1、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 2、在电解质的参与下,出现可见的凝集颗粒。 三、凝集试验的用途 /course2/symyx/skja/Ch10.html 2011-1-17 兽医免疫学——第十章 凝集性试验 页码,2/13 凝集试验方法简便,敏感度高,因而在临床检验中被广泛应用。 1、可用于定性的检测, 即根据凝集现象的出现与否判定结果阳性或阴性。 2、 也可进行定量检测, 即将标本作一系列倍比稀释后进行反应,以出现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滴度。 四、凝集试验的分类 1、直接凝集试验 (direct agglutination) 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直接凝集试验分为:玻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 (1)玻板凝集试验:为定性试验方法 ① 用已知抗体作为诊断血清、与待检颗粒抗原悬液各加一滴在玻板 ,混匀; ② 数分钟后即可用肉眼观察凝集结果:出现颗粒凝集的为阳性反应 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细菌分离株的鉴定与分型;红细胞ABO血型的鉴定。 (2)试管凝集试验:为定量试验方法 ① 常用已知抗原液与一系列稀释的受检血清混合; ② 保温后观察每管内抗原凝集程度;以产生50%凝集的最高稀释度作为血清中抗体的效价,亦称为凝集价、滴度。 /course2/symyx/skja/Ch10.html 2011-1-17 兽医免疫学——第十章 凝集性试验 页码,3/13 (3)在试验中, 于电解质浓度和pH不适当等原因,可引起抗原的非特异性凝集,出现假阳性反应,因此必须设不加抗体的稀 自家凝集 酸凝集 2、间接凝集试验 (indirect agglutination)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电解质存在的条 集现象。 (1)正向间接凝集试验:用抗原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 (2)反向间接凝集试验:用特异性抗体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原。 (3)间接凝集抑制反应:诊断试剂为抗原致敏的颗粒载体及相应的抗体,用于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抗原相同的抗原 也可用抗体致敏的载体及相应的抗原作为诊断试剂,以检测标本中的抗体,此称反向间接凝集抑制反 /course2/symyx/skja/Ch10.html 2011-1-17 兽医免疫学——第十章 凝集性试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