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pdf

发布:2015-09-04约1.64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74·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即一FDGPET/CT显像特征 of Manifestations1咂一FDGPET/CT in tumors scanningprimaryretroperitonealmalignant 丁重阳1,李天女1,吉爱兵2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2.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核医学科,江苏无锡214200) DING A Chong--yangI,LITian-nC,Jli-bin92 Nuclear First of Medicine,the 11.Department AffiliatedHospitdofNanjing 210029,Chin叫 Medico]University,Nanjing Nuclear 2.Departmentof Medcine,YixingPeople’SHospitalofJiangsuUniversity,WuxiJiangsu214200,China) 【摘要J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1SF-FDGPET/CT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 后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5例,脂肪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3例,间质肉瘤、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各2例,纤维肉瘤及恶性嗜铬细 胞瘤各1例)。8F—FDGPET/CT显像资料。观察不同肿瘤18F—FDG PET/CT显像特征,测量肿瘤最大径及最大标准摄取值 转移。肿瘤最大径为2.3-28.1 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中图分类号】R735.5;R814.42;R8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1062(2014)09—0674—0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组织来 由至少2名有经验的影像学医师独立阅片。意见不一致 源包括脂肪、结蹄组织、肌肉、神经、淋巴组织和胚胎残留组 时由科室集体讨论决定。观察肿瘤部位、形态、边缘、密度、肿 织等,恶性多见,不易发现,多数肿瘤发现时已较大fJf。笔者回 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测量肿瘤最大径:沿肿瘤边缘勾画 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8F— ROI,仪器自动计算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 FDG PET/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2结果 1资料与方法 2.1痛变部位及大小 1.1一般资料 5例恶性淋巴瘤位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前间隙及脊 收集2009年9月一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SF—FDG柱前侧方;4例脂肪肉瘤位于中上腹部肾周间隙:3例平滑肌 PET/CT检查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20 肉瘤位于中上腹部腹主动脉旁;2例间质肉瘤位于骶椎前方; 例(恶性淋巴瘤5例,脂肪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3例,间质 2例神经母细胞瘤中1例位于右侧肾上腺区,l例位于右。肾 肉瘤、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各2例,纤维肉瘤及恶性嗜铬细 旁;2例腺癌位于左肾下方;1例纤维肉瘤位于左中腹部腹膜 胞瘤各1例)。男9例,女11例,中位年龄57岁(3—76岁)。临后:1例嗜铬细胞瘤位于右肾上极左前方。肿瘤最大径为2.3~ 28.1 床表现包括腹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