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后“茶馆式”教学_“轻负担、高质量”的研究实践0529汇总.ppt

发布:2017-05-12约7.17千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1.物理课开启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由周老师教授两个学业基础相仿的教学班。 内容相同,都没有预习的要求。第一节完全按他原来的方法上,教师讲解为主,第二节尽可能按后“茶馆式”教学要求上。课后,由其他教师命题进行评价。第一个班成绩不如第二个班。周老师有所触动:“十余年来,难道我讲了许多不该讲的话?”他没有信服,要求用第一种方法再上第三个班。这次教学,评价的题目周老师已经知道,他的讲解更突出了“重点”、“难点”。然而,结果使他更加郁闷:成绩还是第二个班好。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激发了研究兴趣,物理组教师开始了物理学科的研究实践。半年之后,效果明显。不但学业成绩提高,而且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增加,补课、辅导减少,独立学习、合作学习能力都有加强。 物理学科行,其他学科行吗?中学行,小学行吗?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2.“循环实证”方法推进后“茶馆式”教学 改变了过去“实验班”、“对照班”的实证方法,用自己创建的“循环实证”的方法推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从物理推广到其他学科,从中学推广到小学。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1)一次“循环实证”操作流程图: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2班教学 第一次研修 第二次研修 第三次研修 各班综合前检测 1班教学 3班教学 1班后检测 2班后检测 3班后检测 (2)“循环实证”操作说明 :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一次操作中,尽可能控制变量,包括教师、学生、内容、目标、时间。通过研修,修正教学设计,凸现逻辑结构变化 ,以及方式、方法、手段变化带来的效果变化。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前检测”是一项基础性的综合检测。 主要是两个方面:以一次比较综合的学业测 试(如期末考试)作为学业成绩基础,且变换成标准分;用问卷、访谈等形式积累与取得学业成绩有关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如对这门学科学习是否“感兴趣”,上课能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多吗,学习好这门学科是否有信心等等。一次“循环实证”的后检测,用以检测这堂课的授课内容,并以标准分的变化来分析后“茶馆式”教学推进的效果。经过多次的“循环实证”之后,再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的后检测,这次后检测类同于前检测,也分两个方面,不但与自身进行比较,还可以放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加以横向比较。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后“茶馆式”教学为更多教师认同,从而从物理学科推进到其他学科,其他年级。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3.具体操作策略指导后“茶馆式”教学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实践产生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指导实践。后“茶馆式”教学有三个教学环节,“学生先学”、“引导暴露”、“共同解疑”。实践中产生的8个策略指导着教师的实践。 四、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实践 以下8个教学策略,支撑后“茶馆式” 教学的研究实践: 1.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策略 2.“书中学”与“做中学”并举 策略 3.学生先学引导性 策略 4.学生先学最大化 策略 5.以重点难点为依据设计问题 策略 6.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策略 7.学生先解疑 教师后答疑 策略 8.生成性解疑紧扣教学目标 策略 五、后“茶馆式”教学获得效果 “增效”,才能“减负”。后“茶馆式”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能,也促进了作业、辅导的改进。这样,学生有了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参与德育、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类活动。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对我校进行连续数年的评估,结果可喜。 静教院附校与自身相比,与本区相比 五、后“茶馆式”教学获得效果 1.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增加 2008年 2010年 五、后“茶馆式”教学获得效果 2.学生艺术课、体育课开设增多 2008年 2010年 五、后“茶馆式”教学获得效果 2008年 2010年 五、后“茶馆式”教学获得效果 2008年 2010年 3.学生课外作业量减少 五、后“茶馆式”教学获得效果 4.学生考试、测验次数减少 2008年 2010年 五、后“茶馆式”教学获得效果 5.师生关系好 2008年 2010年 五、后“茶馆式”教学获得效果 6.喜欢自己学校的学生数增加 2008年 2010年 五、后“茶馆式”教学获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