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4 教师 教学目标 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合作探究 学法 合作交流 时间 2010年 月 日[来源:学科网ZXXK] 引入新课 有关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象的特征我们都研究过了,那么,我们学习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 学习困惑记录 二、讲授新课 某校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途中遇到片十几米宽的烂泥湿地.为了安全、迅速通过这片湿地,他们沿着前进路线铺垫了若干块木板,构筑成一条临时通道,从而顺利完成了任务.你能解释他们这样做的道理吗?当人和木板对湿地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面积S(m2)的变化,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p(Pa)将如何变化?如果人和木板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合计600N,那么:
(1)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S的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来源:Zxxk.Com]
(2)当木板画积为0.2m2时,压强是多少?
(3)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Pa,木板面积至少要多大?
(4)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
(5)清利用图象对(2)和(3)作出直观解释,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大家知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两支双曲线、它们要么位于第一、三象限,要么位于第二、四象限,从(1)中已知p=>0,所以图象应位于第一、三象限,为什么只画出了一支曲线,是不是另一支曲线丢掉了呢?还是因为题中只给出了第一象限呢?[来源:学+科+网]
做一做
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所示;
(1)蓄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你能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吗?
(2)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那么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R/Ω
3[来源:学科网ZXXK]
4
5
6
7
8
9[来源:学,科,网]
10
I/A
4
从图形上来看,I和R之间可能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电压U就相当于反比例函数中的k.要写出函数的表达式,实际上就是确定k(U),只需要一个条件即可,而图中已给出了一个点的坐标,所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填表实际上是已知自变量求函数值.
2.如下图,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2).
(1)分别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你能求出点B的坐标吗?你是怎样求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应用深化 一.填空题
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_________象限.
3.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为_________;
4.如图1,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过A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B,连结BC,则△ABC的面积S =_________.
二.选择题
5、上的点是 ( )
(A) (,)(B) (,) (C) (1,2)(D)(,1)
6.反比例函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值是( )
(A) (B) (C)或(D) 2
7.如图2所示,A、B是函数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对称
的任意两点,AC∥x轴,BC∥y轴,△ABC的面积为S,则 ( )
(A) S=1 (B)S=2 (C)1<S<2(D)S<2
8.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两点A(x1,y1),B(x2,y2),当x1<0<x2时,有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A)m>0 (B)m> (C)m<0 (D) m<
9.若(x1,y1),(x2,y2),(x3,y3)都是的图象上的点,且x1<0<x2<x3.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 y1>y2>y3 (B) y1<y2<y3
(C) y2>y1>y3 (D) y2<y3<y1
10.双曲线y经过点(,y),则y等于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