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XX文广新局工作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文档】2015年XX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2015年##年,市文广新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主线,启动实施“三一四一”文化发展战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年工作情况
(一)创新形式,彰显特质,“东亚文化之都”各项活动全面铺开。
1.举办“东亚文化之都”开幕式系列活动。高质量完成开幕式文艺演出,聘请了国家级导演,整合了部、省演艺资源,专门创作了活动年主题曲《爱的地址》,呈现出了一台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特质完美融合的精彩演出。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认为演出“呈现了国家级的水平和效果”。举办了“文相辉映 共谋发展”主题论坛,6个文化之都当选城市的代表100多人共同探讨了东亚文化之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2.东亚文化之都各项活动全面开展。组织代表团赴日韩参加2015东亚文化之都日本新泻、韩国清州开幕典礼,赴韩国清州参
加“东亚文化之都·清州文化周”系列活动。举办了非遗专场晚会等各类演出、培训、展览、展示等活动100余场,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塑造品牌,文惠市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1.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内容。创新举办了##市首届“无与伦比”市民“五王”才艺大赛,在全国首创五种艺术门类融于一体的比赛形式,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报名人数达4万多人,参赛节目4300多个。关注点击大赛的网民达598万人次,百度搜索词条148万条。创新开展了“走进经典”-微演艺“六进”公益演出活动,以“不期而遇”的形式让市民与经典文化艺术“美丽邂逅”,为岛城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文化暖阳。开展“文化金点子”征集活动,征集文化金点子1000多项(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市民需求有效对接。
2.统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均衡布局和建设。“千万平米”社会事业公共设施文化项目2015年支撑项目计划投资5.5亿元,计划竣工面积11.4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施工面积4.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49亿元。启动筹建市少儿图书馆建设。
3.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五一等民俗节日和法定节假日为重点,组织开展了“欢乐##广场周周演”等群众文化活动3001项,受益群众150多万人次。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3268场。以快闪微表演方式启动2015年全民阅读活动,并通过微信、网络等途径予以宣传推广,掀起岛城全民阅读的热潮。
(三)完善政策,搭建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增效。
1.努力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修改完善文化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启动了文化引导基金理事会组建工作。起草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和年度申报指南。
2.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管理服务。确定2015年全市“千万平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工程第一批支撑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165.92亿元。截止到5月底,共计完成投资23.48亿元,施工121.36万平米,竣工11.41万平米,建成投入运营面积为14.47万平米。
3.积极推进文化经贸交流。会同市商务局出台了《##市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积极组织参加深圳文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等展会。举办第50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现场交易1.2亿元,总计销售额4.2亿元,作品版权登记1200余份,进一步促进了版权贸易与会展经济的结合。
4.积极推进新闻出版印刷产业发展。1家印刷企业获得国家绿色印刷企业,首家数字印刷企业获得省局批复,##出版集团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
(四)加大投入,高点立意,文艺精品创作凸显国家战略。
1.实施##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奖励计划。组织2015年度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征集工作,征集项目近300项,完成了项目初审。
2.推动舞剧《法显》的立项创排工作。选取海上丝绸之路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法显作为主题,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对舞剧《法显》进行专题论证,现已通过专家评审。
3.认真做好纪录片《海途循迹》拍摄前期准备工作。以法显沿路上丝绸之路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回归为主线,与央视新影集团签订了委托摄制协议,启动了摄制工作。
(五)弘扬传统,规范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加强。
1.加强重点文物保护。编制完成三里河遗址文物保护规划。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方案获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7处重点文物修缮方案获批实施。水师饭店旧址、医药商店旧址等文物保护建筑修缮工程已经全面启动,齐长城黄岛段抢修工程已经开始。17处不可移动文物列入第五批省保候选名单,启动了第十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评选工作。14处传统文化村落、传统民居和博物馆被纳入首批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
2.开展考古工作。认真做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调查研究和勘探发掘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