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课标及基础知识
◆课标要求:
交通与区位
(一)课标解读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二)知识点整理
【交通与区位】
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货物(主要是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发展趋势:正在朝着高速化、 大型化 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方式
项目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 运速 慢―→快 运价 低―→高 灵活性 差 居中 最好 好 最差 连续性 最差 好 居中 差 最好 成本 投资少 投资大、占地广 居中 投资大 投资大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①明确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必须妥善组织安排,合理地协调使用。
空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公路: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铁路:远程、量大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②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范围,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大小、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
例1.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3)题。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货物④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海运
(3)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由图可知,货物③具有价格高、运输距离长、重量轻的特征,适合航空运输。(2)货物④具有价值低、运输距离短、重量轻的特征,其最佳运输方式是公路。(3)货物②具有价值低,运输距离长、重量大的特征,降低运输费用是生产布局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答案:(1)C (2)A (3)B
2.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
②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类型
①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 综合运输网 。
②按层次:即不同 地域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大区级 和 国家级 。
2.影响因素:包括经济、 、技术和 等因素。
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发展变化:上述因素均是重要因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