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院感染管理科2015年工作总结2015计划.doc

发布:2015-08-07约2.2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院感染管理科2010年工作总结 1、对全院40095例住院病人进行监控(1-11月),医院感染发病率1.13%(三级医院≤10%),监控率100%,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未发生一起医源性感染暴发。 2、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共计3949份,环境卫生学合格率为96.78%,比09年合格率提高2.98%,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率为100%。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分析、反馈临床、加强整改。 3、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全年对全院在职及新上岗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培训共17次,培训内容: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3个强制规范、传染病防控、手卫生规范、隔离技术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透析室管理、食堂后勤、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培训等,培训人数1359人,举行了书面考试2次。为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加强环节质量的管理,及时更新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并将编印的《医院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卷》1400本发到全院,做到人手一册。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并将《医务人员锐器伤个案登记表》发放到临床各科,全年参与指导处理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3例。 本年度举办了省、市级继教班“医院感染管理暨内镜、口腔岗位培训班”二期,为县市级医疗单位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培训517人。其中取得口腔、内镜准入证105人。 4、认真抓好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坚持每日、每周、每月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开展前瞻性病例监测347次。积极开展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及临床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工作,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环节、流程及过程管理,进行重点监控,及时收集全院的相关数据及意见,及时反馈,加强整改。加强对透析室、新生儿病房、ICU、消毒供应室、导管室、口腔科、内镜室、手术室、产房、感染病科等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未发现一起医源性医院感染暴发。有效控制临床出现的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4次,杜绝了医院感染区域流行。 6、直接参与医院建筑改建的相关卫生学评价、实施工作。为桐城市医院、市中医院、怀宁县人民医院、怀宁县血防站、宿松县人民医院以及我院重点部门(洁净ICU、、新生儿病房、洗衣房、本部消毒供应室中心)设置了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图,并递交相关管理部门具体实施。为了方便临床医务人员。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7、本年度接受省、市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及传染病防控、医部废物及卫生部“医部质量万里行”等检查11次;参加全院性危重症病例及感染性疾病的大会诊4次;编印《医院感染管理通讯》4期;作为安市立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为安庆县、市区编印《医院感染管理常用法律法规选编》学习材料;组织参加《安庆市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竞赛》获集体二等奖;参加安徽省第五届医院感染学术年会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积极参加安徽省四十所监控网单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督促临床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做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积极主动为临床一线服务,为临床提供免费手消毒剂挂架,提高了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由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绩较显著,省医院感染院长论坛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岗位培训班上分管院长被邀请参加全省6位管理优秀的院长之一,做大会经验介绍:“医院感染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精彩的演讲得到了省厅领导及专家的一致好评。 工作不足之处:科内人员较少,从1998年起院感科就已配备5人,经过了12年的变迁,病人床位数增加到1200人,目前专职人员仍为5人,相对工作量比较人手不够,有些工作难以完成的比较圆满,例如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临床前瞻性病例监测方面工作做的还不够细致。临床监控小组未尽到职责,存在着医院感染病例的漏报现象。需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奖惩机制,提高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的执行力。 医院感染管理科2011年计划 1、按照《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0版(试行)》标准,加强自查、规范管理,争取少扣分或不扣分,顺利地通过“三甲”医院的复审。 2、积极完成常规性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及临床耐药菌的监测工作。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 3、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督导。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操作规范》及《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监测规范》3个强制性指南要求,督促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尽快通过省卫厅检查验收工作。 4、继续完成已开展的ICU及临床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对可疑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进行调查分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