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台灯--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
实 训 方 案
2017学年 春季 学期
专 业 电子技术应用
课程名称 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
班 级 15秋电子1、2班
指导教师 明云飞
时 间 第13周
实训项目 调光台灯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实训时间 第 13 周 实训课时 6 实训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单向晶闸管、单结晶体管及调光台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提高单向晶闸管、单结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能力。
2、提高调光台灯电路的布局、焊接与调试、排故能力。
安全目标:规范、高效使用实训工具及设备。 实训准备 1、项目所需元件
2、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源设备
3、焊锡
4、学生的实训任务书 实训重点 单向晶闸管、单结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能力。
2、调光台灯电路的布局、焊接与调试、排故能力的提高。
实训过程 实训任务解读
(一)按照工位号为学生发放实训任务书,完成基本信息的填写。
(二)教师解读本次实训的任务,强调注意事项。
1、实训任务安排
(1)自主完成项目所用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2)独立完成调光台灯电路的制作与测试及记录。
(3)独立完成任务书上布置的实训任务。
2、注意事项
(1)同学们在规定的工位完成电路的焊接,禁止随意离开自己的工位。
(2)调试过程中规范使用电源设备,严格按照电路的电源要求通电。
知识准备
(一)MCR100-6、BT33的识别与工作原理
1、MCR100-6的识别与工作原理
(1)引脚图:文字一面朝向自己,从左至右为阴极(K)、控制极(G)、阳极(A)。
(2)工作原理
晶闸管的导通条件为:在阳极和阴极间加电压,同时在控制极和阴极间加正向触发电压。其关断方法为:减小阳极电流或改变阳极与阴极的极性。
BT33的识别与工作原理
引脚图
工作原理
当合上开关S接通电源后,将通过电阻R向电容C充电(设C上的起始电压为零),电容两端电压vC按τ= RC的指数曲线逐渐增加。当vC 升高至单结晶体管的峰点电压VP时,单结晶体管由截止变为导通,电容向电阻R1放电,由于单结晶体管的负阻特性,且R1又是一个50~100Ω的小电阻,电容C的放电时间常数很小,放电速度很快,于是在R1上输出一个尖脉冲电压vG。在电容的放电过程中,vE急剧下降,当vE≤VV(谷点电压)时,单结晶体管便跳变到截止区,输出电压vG降到零,即完成一次振荡。
放电一结束,电容又开始重新充电并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在C上形成锯齿波电压,而在R1上得到一个周期性的尖脉冲输出电压vG,如图7-2-4 (b)所示。
调节R(或变换C)以改变充电的速度,从而调节图7-2-4 (b)中的t1时刻,如果把vG接到晶闸管的控制极上,就可以改变控制角α的大小。
调光台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电路中,VT、R1、R2、R3、R4、RP、C组成单结晶体管张弛振荡器。接通电源前,电容器C上电压为零。接通电源后,电容经由R4、RP充电,电压VE逐渐升高。当达到峰点电压时,E-b1间导通,电容上电压向电阻放电。当电容上的电压降到谷点电压时,单结晶体管恢复阻断状态。此后,电容又重新充电,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在电容上形成锯齿状电压,在电阻R3上则形成脉冲电压。此脉冲电压作为晶闸管V5的触发信号。在V1~V4桥式整流输出的每一个半波时间内,振荡器产生的第一个脉冲为有效触发信号。调节RP的阻值,可改变触发脉冲的相位,控制晶闸管V5的导通角,调节灯泡亮度。
耗材整理及发放
元 件
名称规格
数量
V1~V4
二极管IN4007
4
V5
晶闸管MCR100-8
1
VT
单结晶体管BT33
1
R1
电阻器51kΩ
1
R2
电阻器300Ω
1
R3
电阻器100Ω
1
R4
电阻器10kΩ
1
Rp
带开关电位470kΩ器
1
C
涤纶电容器0.022μF
1
HL
灯泡220V25W
1
灯座
1
电源线
1
导线
若干
四、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根据发放的元件进行分类识别与检测
(二)根据调光台灯电路的原理图完成电路的焊接与测试,并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实现电路的功能演示:调节RP阻值,灯的亮度有无变化?
第二:电路的排故能力达标(使用万用表)
识别单向晶闸管和单结晶体管的管脚:
电路的电压测试:
示波器的使用
使用示波器完成波形的测量和记录:
五、教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