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安全文化打造本质型安全人.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用安全文化打造本质型安全人 煤矿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随时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煤矿生产一线工人大多数文化素较低,大部分人是刚丢下锄头又扛起洋镐的农民工。加之,简单的劳动技能和闭塞的社会视野又制约着安全生产。因此,培育煤矿特色安全文化,打造出具有科学知识和正确思维方法的高素质的煤矿人,显得尤其必要和迫切。俗语说:“穷家的孩子尖嘴,富家的孩子娇惯,绅士家的孩子有风度”,这是家庭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可见,煤矿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多么的重要。 所谓安全文化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体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无所不包、统而论之的观点指导意义不强,工作中不易把握。因此,蒲白矿务局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用了更多狭义安全文化。狭义安全文化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一定义把安全文化限定在人的精神和素养方面,体现了安全文化的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打造本质型安全人。所谓“本质安全”是仿照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提出的。本质安全电路就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全部采用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称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本质型安全人是指矿工在煤矿正常的安全生产中不“三违”,按章作业,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就不会发生人身事故。即煤矿发生人身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人身事故是必然的。人与机器、环境的协调统一达到本质安全,而管理的科学性是实现人与机器、环境相互协调的纽带。从方法论分析:人的本质安全是其矛盾的主导方面,培育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打造本质型安全人。人是安全生产的主导因素,煤矿事故频发,究其原因是人祸猛于虎。只有用安全文化启迪和教化,打造具有科学知识和正确思维方法的高素质的人,才能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人的行为处于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相对于设备、制度等方面,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安全中的一个极大的变数。海因里希说过,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煤矿事故当中,人的因素几乎达到90%。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安全生产本身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的维护,“生命至上,制度至尊”是本质安全的基本准则;是人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归宿。安全生产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不难看出:培育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打造本质型安全人。同时,人又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打造本质型安全人的过程也是培育安全文化的过程。打造本质型安全人的宗旨就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人。想安全就是矿工具有强烈的自主安全意识;会安全就是矿工具有驾驭安全的熟练技能;能安全就是环境本身能够有效地保障安全。进一步说,打造本质型安全人,不是一味强调对人的硬性约束和被动服从,而是使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获得更大自由。 打造本质型安全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3个要素系统:1、理念导向系统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具有凝聚力、调适心态等功能。它决定着企业和员工的安全价值取向,对行为养成系统和安全环境系统起支配作用,因此在打造本质型安全人中处于核心地位。2、行为养成系统是安全价值理念的制度体现。它通过安全行为养成训练“六预”法和制度规范,将先进的安全理念融化到企业生产中的每一个管理环节 ,进而对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行为起到控制作用。它是把安全理念化为行为规范的“枢纽”。3、安全环境系统是理念引领系统和行为养成系统内生变化的外部扰动因素。它是人的心态和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心态和行为的条件。良好的安全环境对于打造本质型安全人具有重要的影响。理念导向系统是内因,是内动力;行为养成系统是枢纽,是启动力;安全环境系统是外因,是影响力。三力交互,叠加共振,构成了打造本质型安全人的有机整体。 理念导向系统由共同愿景、理念体系、心理调适三个二级子系统构成(1)共同愿景是对组织成员的一种承诺,是蕴藏在人们心中的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作为煤炭生产企业,我们向矿工昭示的就是安全、健康、文明、愉快的美好前景,使人们想念实现目标后的收益,让人们激情澎湃,并为之奋斗。(2)安全理念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价值信条。是安全决策、安全投入、安全检查、安全管理、安全操作等方方面面的基本信念和指导思想。(3)心理调适就是建立矿工安全应激干预系统,减低“生活事件”的应激水平,形成健康的安全心理定势,提高安全心理容量,用心理指导行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行为养成系统由安全培训、4e标准、全程确认、走动巡查和系统追问5个二级子系统构成。其中,前三项侧重岗位行为养成,后两项侧重机制驱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