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大纲(大专).doc

发布:2018-10-09约2.0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大纲 (三年制大专 机械类专业 40学时)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员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机械零件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获得机械零件加工和零件测量的基础知识,了解常用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具有制订一般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以后从事设计、管理、维修等工作奠定基础。 一、课程内容 (一)、讲授内容: 1、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1)切削加工概述 零件的表面形成及切削运动; 切削用量; 切削层几何参数。 (2)刀具与切削过程 刀具材料与结构、刀具角度; 切削形成及种类; 积屑瘤;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 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重点:刀具角度;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2.零件的产品质量及几何量测量 (1)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 切削加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 (2)测量技术基础 长度单位、长度基准、量块的特性与作用; 保证量值统一的尺寸传递系统;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的分类及基本术语;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类及特征;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结果的表达 (3)光滑工件尺寸检验 光滑工件的检验方法; 工件尺寸检验中有关误收、误废、安全裕度的基本概念; 验收极限的确定; 通用测量器具的选择。 重点: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测量方法的基本术语、验收极限的确定方法。 3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1)普通切削加工方法综述 车削、钻削、镗削、刨削、拉削、铣削的工艺特点和应用; 磨具、磨削过程、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2)精密加工方法综述 研磨、珩磨、超级光磨、抛光加工方法及应用。 4特种加工方法基础知识 特种加工概述; 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 重点:特种加工方法的应用。 重点:常用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5常见表面加工方案选择 (1)加工方案选择的主要依据 (2)外圆、孔、平面、成形面加工方案的选择与举例 (3)齿形的加工 (4)螺纹的加工方法 重点:典型表面加工方案选择。 6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1)零件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原理和夹具简介。 (2)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典型案例 制订零件加工工艺的原则; 典型轴类、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7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成组技术; 数控加工技术; 非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 重点:定位原理与定位基准的选择、零件加工工艺的制订。 (二)、实验内容: 1、刀具角度测量 2、切削力的测量 3、切削温度的测量 4、安装方法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5、长度测量 注;1、5项为必作实验,2、3、4项实验中任选2项,共4个实验。 二、学时分配 内容 授课学时 实验学时 小计 1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1)切削加工概述 (2)刀具与切削过程 1 3 4 8 2零件的产品质量 (1)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 (2)测量技术基础 (3)光滑工件尺寸检验 1 2 2 2 7 3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1)普通切削加工方法综述 (2)精密加工方法综述 3 1 4 4特种加工方法综述 2 2 5常见表面加工方案选择 (1)加工方案选择的主要依据 (2)外圆、孔、平面、成形面加工方案选择与举例 (3)齿形的加工方法 (4)螺纹的加工方法 1 2 2 1 6 6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零件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2)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典型案例 5 6 11 7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2 2 合计 34 6 40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对本课程讲授的要求 1、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讲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员应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叙述性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内容广。讲授中要突出重点,从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出发,紧紧围绕加工质量、特点、生产率及经济性来讲解有关问题。提高学员的工艺分析、工艺制订能力。 3、尽量采用投影、录象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对学员掌握程度的要求 1、了解常用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具有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择加工方法的能力。 2、了解零件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掌握工艺分析的一般方法,具有初步的工艺分析能力,会制订一般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3、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了解常见的工业生产组织方式。 四、教材 使用教材: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傅水根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教材: 《金属工艺学》(第三版下册),邓文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金属工艺学习题集》,马林波、李得亮编,军械工程学院,1991年版。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问楷编,清华大学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