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学习笔记文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容 学时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物理层 6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6
第四章网络层 12
第五章运输层 10
第六章应用层 6
第七章网络安全 2
第八章因特网上的音频 /视频服务 2
第九章无线网络 2
第十章下一代因特网 4
合计 54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三网: 电信网络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 :
1) 连通性彼此连通 ,交换信息
2) 共享信息共享 ,软硬件共享
1.2 因特网概述
我们先给出关于网络 ,互联网 ,因特网的一些最基本概念 .
网络: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 :internet 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 :Internet 全球最大的 ,开放的 ,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一个互联网 ),其采用 TCP/IP 协议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
1. 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83 年,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 .人们把 1983 年看成
是现在因特网的诞生时间 .
2. 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网 ,地区网 ,校园网 (企业网 ).
3. 多层次 ISP 结构的因特网 .ISP 称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
1.3 英特网组成
从工作形式上分为两大块 :
1) 边缘部分由所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使用户直接使用的 .
2)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
在往里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划分为两大类 :客户-服务器方式 (C/S 方式)和对等方式 (P2P 方式)
1. 客户-服务器方式
特征: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 ,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的服务
2. 对等连接 (peer-to-peer,简写 P2P)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1. 电路交换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 ,交换 (switching) 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的资源 .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 ,必
须先拨号请求连接 .
这种必须经过 ‖建立连接 (占用通信资源 )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 释放资源 (归还通信资源 )‖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
为 电路交换 .
其一个重要特点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 ,通话的两个用户是指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
2.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采用 存储转发 技术 .把要发送的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 报文 (message).在发送之前 ,先把其分为一个个小的等长数
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控制信息组成的 首部 (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 分组(packet),其又称为 包.
分组是在因特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分组中的首部包含了如目的地址和原地址等重要信息 ,每一个分组才能在因特网中独
立地选择传输路径 ,并最终正确地交付到分组传输的终点 .
位于网络边缘的主机和网络核心部分的路由器都是计算机 ,但它们的作用却不一样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并且可
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 ,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
优点: 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缺点: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 ,这就会造成一定 时延.另外,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
3. 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 ,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 ,转到下一个结点 .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按照作用范围分类 : 广域网 WAN( 运用了广域网技术 ) 城域网 MAN 局域网 LAN( 运用了局域网技术 ) 个人区域网 PAN
1.6 计算机网络性能
7 个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
1. 速率: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号道上 传送数据位数 的速率 ,单位 b/s,kb/s,Mb/s
2. 带宽
计算机领域中 ,带宽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 ,表示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 某一点到另一点所通过的 ”最高数据
率”
数据通信领域中 ,数字信道所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 b/s,kb/s,Mb/s
3. 吞吐量
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单位 b/s,Mb/s 等
4. 时延
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1) 发送时延 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 (b)
发送速率 (b/s)
=
数据长度
信道带宽
(2) 传播时延 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发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 (m)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m/s)
(3)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 ,例如分析分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