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加固处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某高层建筑地下核心筒剪力墙结构施工存在的主要质
量问题和工程质量检测,分析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补强加固处理方案,
并对其结构补强加固处理施工及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关键词:高层建筑;核心筒-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问题;加固处理
1 工程概况
湖南某高层建筑为一幢三十二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简结构,按 7 度抗震设防,
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 50000m2,设三层地下
室,四层裙房,总建筑高度为 99.4m。地下室为停车库,裙房为商业用房,五层以上为写字
楼。建筑物地下室平面简图如图 1 所示。该建筑物柱网跨度大,双核心简集中布置,简体剪
力墙是主要抗侧力构件。
2 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与质量检测
2.1 主要质量问题
该工程地下三层核心筒剪力墙设计混凝土等级为 C50,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按规范规定
的拆模时间 (中途进行测温,内外温差相等时)开始拆模。在拆模的过程中,发现筒体墙多
处出现蜂窝、部分露筋和墙体裂缝等多种质量问题。本次质量问题主要发生在主楼部分的地
下三层东、西两个核心简体剪力墙上,在墙体转角的暗柱、门洞暗柱、暗梁筋密集区以下。
从检查结果发现:蜂窝面积较大,且露筋较多。根据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各项指标
均超过标准允许值,对整体结构承载力造成较大影响。
2.2 工程检测
为了查清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决定对筒体混凝土进行全面回弹,必要时进行抽
芯,查出混凝土的实际强度。由于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9 )
能查到的最大强度换算值为 49MPa ,且地下室因连日阴雨,墙体潮湿,故筒体 (混凝土 C50 )
回弹检测意义不大,且数据离散性也大。最后决定采用钻芯法对核心筒混凝土进行检测,以
进行区域强度评价。
检测单位对核心筒剪力墙共钻芯取样 57 处,其中东筒钻芯 30 处,西筒 27 处。检测结果核
心筒混凝土最大换算强度为 66MPa,最小换算强度为 21MPa ,强度变化较大,达不到设计
要求。东、西核心筒混凝土检测换算强度区域代表强度分别详见表 1 和表 2 。
3 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认真分析这次施工发生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认为主要如下:
3.1 人员状况:现场管理干部素质差,组织和管理水平较差,没有与各有关管理人员和
施工操作员有效沟通。施工技术人员力量薄弱,责任不明确。工人素质低,混凝土浇筑工未
经培训,没有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3.2 技术原因:未按规范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技术措施不落实,管理人员没有
将施工方案里的技术措施向施工人员交底,工序交接没有记录,没有交底。混凝土浇筑方法
不对,一次浇筑超高未设溜槽或串筒,致使混凝土在浇筑时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浇筑时又
振捣不足,致使混凝土出现石子与砂浆不分离,石子多的地方出现蜂窝、孔洞,砂浆多的地
方强度不足,混凝土体开裂。
3.3 设备状况:运送混凝土的车辆不足,致使浇筑时不能连续施工,施工缝又没能进行
必要的处理;经常出现混凝土输送泵堵管,维修不及时;振动棒等振动器材质量不稳定且数
量不足,振动器材经常坏或转动无力,无法使用。
4 核心筒剪力墙结构强度计算分析与论证
甲方委托设计单位对该质量事故进行计算分析并提出加固补强处理方案,确保其承载能
力能满足建筑物的安全及使用要求。现将计算分析过程简述如下。
4.1 核心筒主要是抗侧力构件,在框一剪 (或框筒)结构中剪力墙对结构物的位移起控
制作用,结构变位取决于构件总体刚度 ECJ ,设计中地下三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当实
际 混 凝 土 强 度 为 C40 时 , 其 混 凝 土 弹 性 模 量 EC 的 比 值 为
Ec40/Ec80=3.25× 104/3.45×101=0.94。在墙体截面不变 (即J 不变)时,墙体刚度仅降低 6%,
没有引起刚度突变。从计算分析中得知,不管在风荷载还是地震荷载作用下,底层的层作用
力较小,层间位移角小于 1/12000,故混凝土的 E 值变化对底层层间位移角也几乎无影响。
对整体结构而言,因其它楼层刚度不变,故顶点位移变化很小,全楼最大层间位移变化甚微,
建筑物位移受到影响很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