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驱动电路-世纪电源网.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GBT 驱动电路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 BJT(双极
型三极管)和 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 兼有
MOSFET 的高输入阻抗和GTR 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GTR 饱和压降低,载流密度大,但
驱动电流较大;MOSFET驱动功率很小,开关速度快,但导通压降大,载流密度小。IGBT 综合
了以上两种器件的优点,驱动功率小而饱和压降低。非常适合应用于直流电压为 600V 及以
上的变流系统如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
图 1 所示为一个 N 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结构, N+ 区称为源区,附于其上的电极
称为源极。N+ 区称为漏区。器件的控制区为栅区,附于其上的电极称为栅极。沟道在紧靠
栅区边界形成。在漏、源之间的 P 型区(包括 P+ 和 P 一区)(沟道在该区域形成),称为
亚沟道区( Subchannel region )。而在漏区另一侧的 P+ 区称为漏注入区( Drain
injector ),它是 IGBT 特有的功能区,与漏区和亚沟道区一起形成PNP 双极晶体管,起发
射极的作用,向漏极注入空穴,进行导电调制,以降低器件的通态电压。附于漏注入区上的
电极称为漏极。
IGBT 的开关作用是通过加正向栅极电压形成沟道,给PNP 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使IGBT
导通。反之,加反向门极电压消除沟道,切断基极电流,使 IGBT 关断。IGBT 的驱动方法
和 MOSFET 基本相同,只需控制输入极 N 一沟道 MOSFET ,所以具有高输入阻抗特性。当
MOSFET 的沟道形成后,从P+ 基极注入到 N 一层的空穴(少子),对 N 一层进行电导调制,
减小 N 一层的电阻,使 IGBT 在高电压时,也具有低的通态电压。
IGBT 驱动
IGBT 驱动电路是驱动 IGBT 模块以能让其正常工作,并同时对其进行保护的电路。
IGBT 驱动电路的选择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在今天的电力电子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际使用
中除 IGBT 自身外,IGBT 驱动器的作用对整个换流系统来说同样至关重要。驱动器的选择及
输出功率的计算决定了换流系统的可靠性。驱动器功率不足或选择错误可能会直接导致
IGBT 和驱动器损坏。以下总结了一些关于 IGBT 驱动器输出性能的计算方法以供选型时参考。
IGBT 的开关特性主要取决于 IGBT 的门极电荷及内部和外部的电阻。图 1 是 IGBT 门极
电容分布示意图,其中CGE 是栅极-发射极电容、CCE 是集电极-发射极电容、CGC 是栅极-
集电极电容或称米勒电容(Miller Capacitor)。门极输入电容 Cies 由 CGE 和 CGC 来表
示,它是计算 IGBT 驱动器电路所需输出功率的关键参数。该电容几乎不受温度影响,但与
IGBT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 VCE 的电压有密切联系。在 IGBT 数据手册中给出的电容 Cies 的
值,在实际电路应用中不是一个特别有用的参数,因为它是通过电桥测得的,在测量电路中,
加在集电极上 C 的电压一般只有 25V(有些厂家为 10V),在这种测量条件下,所测得的结电
容要比 VCE=600V 时要大一些(如图 2)。由于门极的测量电压太低(VGE=0V )而不是门极的门
槛电压,在实际开关中存在的米勒效应(Miller 效应)在测量中也没有被包括在内,在实
际使用中的门极电容Cin 值要比 IGBT 数据手册中给出的电容 Cies 值大很多。因此,在 IGBT
数据手册中给出的电容 Cies 值在实际应用中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值使用。
确定 IGBT 的门极电荷
对于设计一个驱动器来说,最重要的参数是门极电荷 QG(门极电压差时的 IGBT 门极总
电荷),如果在 IGBT 数据手册中能够找到这个参数,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公式计算出:
图一
门极驱动能量 E = QG • UGE = QG • [ VG(on) - VG(off) ]
门极驱动功率 PG = E • fSW = QG • [ VG(on) - VG(off) ] • fSW d
驱动器总功率 P = PG + PS (驱动器的功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