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陕西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技术交底
土方工程技术交底:
建筑工程的土方工程主要为场地平整、基坑(槽)、路基及一些特殊建筑物基础的开挖、回填和压实。土方工程施工中最容易出现滑坡和塌方事故。主要预防措施有:
1.施工前应做好必要的地质、水文和地下管道的调查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土方开挖方案。
2.排除地表水、地下水,防止水冲刷、浸流产生滑坡或塌方。
3.挖土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洞挖土施工。
4.严格按照土质和深度情况进行放坡,放坡系数按施工规范执行。
5.施工区域狭窄或条件有限,不能放坡时,应采取固壁支撑措施。
6.当施工时发现土壤有裂缝,落土或滑动现象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或排除险情后再施工。
7.吊运土方的绳索、滑轮、钩子等应牢固。起吊时,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8.拆除支撑时,应从下而上逐步拆除。更换支撑、支架时,应先架上新的,再拆下旧的,各种支撑方式都要设好上下阶梯,禁止踩踏支撑上下。
9.雨季、冬季和夜间施工要求:
1)应全面检查原有排水系统,进行疏浚,必要时增加排水措施,保证水流畅通。
2)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四周垒填土埂,防止雨水流入,并要注意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必要时可增设支撑,并加固边坡和支撑的检查。
3)雨季施工不宜靠房屋墙壁和围墙堆土,防止倒塌事故。
4)冬季土壤受冻变硬,难以挖掘,应专门制定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应随时掌握气候变化情况,以便预先做好保护措施。
5)雨季、冬季施工应对运输道路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正常运输和安全。大风大雨期间应暂停施工。
6)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在深坑、陡坡等危险地段应增设红灯标志,以防发生伤亡事故。
砖石工程:
砖石工程指以砖、石等为砌体材料,用砂浆砌筑基础,墙体、柱子、过梁、烟囱等结构的工程,目前广泛用于建筑施工中。砖石工程因结构整体性差,材料强度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在生产中应注意:
1.施工前应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实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2.墙身砌体高度超过1.2米时,应搭脚手架。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米时,采用里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3.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皮侧砖,同一脚手架板上操作人员不应超过2人。
4.垂直运输器具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吊运不准超载,并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5.冬季施工时,应清除脚手板上的冰霜、积雪后才能上架操作。雨天及下班后,要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冲走砂浆,使砌体倒塌。
6.在同一垂直面上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7.在楼层(特别是预制板面)施工时,堆放机具、砖块等物品不得超过使用荷载。若超载,必须经过验算和加固后,才可进行堆放施工。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主要指施工现场的钢筋配料、冷拉与冷拔、加工、焊接、绑扎和安装等工作。钢筋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有:
1.平或垂直运输钢筋时,要捆扎结实,防止碰人撞物。高空吊运时,要注意不要接触脚手架,模板支撑及其它临时结构物体。周围有电线时,应事先采取可靠措施,确保安全作业。
2.高处绑扎和安装钢筋时,不要在脚手架、模板上放置超过必要数量的钢筋,特别是悬臂构件,更要检查顶撑是否稳固。
3.在高处安装预制钢筋骨架或绑扎圈梁钢筋时,要在确定脚下安全后在进行操作,不允许站在模板或墙上操作,必要时,操作地点应搭设脚手架。或其他高于3米以上的钢筋时,还应系好安全带。
4.钢筋除锈时,要带好口罩、风镜、手套等防护用品,切断钢筋时,要注意不要被机具等弄伤。
5.采用机械进行除锈、调直、断料和弯曲等加工时,机械传动装置要设防护罩,并由专人使用和保管。电机等设备要妥善进行保护接地或接零。
6.钢筋焊接人员需配戴防护罩、鞋盖、手套和工作帽,防止眼伤和皮肤灼伤。电焊机的电源部分要有保护,避免操作不慎使钢筋和电源接触,发生触电事故。高处焊接要系安全带,必要时应设安全作业台。
砌体工程:
砌块建筑工程的施工,由于砌块的块体较大,又是硅酸盐制品,不能随意砍断使用,除遵守一般建筑施工的安全规定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外,还应注意:
1.上班前,应对各种起重机械设备、绳索、夹具、临时脚手架和其它施工安全设备进行检查,特别是砌块夹具要灵活、牢靠。
2.砌块在装夹前,应先使砌块处于平稳的位置,夹具的夹板要夹在砌块的中心线上,如发现破裂,应停止吊运。
3.砌块卸下和堆放处应平稳,无杂物。砌块就位时,应待砌块放稳后,方可松开夹具。砌块吊装时,吊钩下方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操作。
4.砌体施工时,不得站在墙身上进行砌筑、划线等操作。采用内脚手架时,应在房屋外墙四周设置安全网,并随施工的高度逐层提升;屋檐下的一层安全网,在屋面工程未完工前,不得拆除。
5.已就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