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届高考历史课时作业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版).doc

发布:2018-05-10约3.39万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四 第27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x·湖北咸宁四校高三联考)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已经产生“睁眼看世界”的思想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仍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 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 解析: 题干反映龚自珍头脑中依然有着旧有的朝贡思想,说明其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C项正确。A项题干未能体现;B、D两项虽然提及朝贡,但是对题干的曲解。 答案: C 2.(x·潍坊期中)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下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遗其体而求其用” 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C.“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解析: 从图上看出,清朝官员试图将“西方先进技术”直接嫁接在“封建专制制度”上,即以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统治,体现的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故A项符合题意。D项虽然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但不能直接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 答案: A 3.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  ) A.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 B.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 C.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 D.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 解析: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结合1907年的形势,不难理解“存国粹”即保存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儒家伦理道德,“息乱源”即抵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以阻止革命。 答案: B 4.严复在译完《天演论》后指出: “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这表明严复译书的政治目的是(  ) A.从纯学术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论 B.弥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缺陷 C.号召人们顺应优胜劣汰无所作为 D.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 解析: 关键信息: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政治目的。严复是维新代表人物,D项正确。A项“纯学术角度”说法错误,其意为维新变法辩护;由“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分析,但从题干政治目的角度分析,B项不符合题意;C项“无所作为”说法错误。 答案: D 5.(x·四川宜宾一模)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应选D项。 答案: D 6.(x·上海单科)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 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 答案: D 7.(x·福建厦门一模)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 A.符合当时的国情  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 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解析: 根据所学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但是其经济发展道路并不是救治中国的理想方案和挽救民族危机的良方故排除B项和C项;中体西用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故D项错误。 答案: A 8.西方某史学家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派别时说:“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该派别应是(  )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解析: 由这一派别利用儒家思想进行改革可知,B项正确;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