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液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药物流行病学杂志.PDF

发布:2018-08-14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48· ChinJPharmacoepidemiol2011,Vol.20,No.3 ·讲座 ·药物警戒 · 本专栏由辉瑞(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协办 血液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 陶良①   关键词 血液系统;药品不良反应;药物警戒   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98(2011)03014804   临床用药中,累及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十分常 上述两者在内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 见。不同作用和代谢机制的药物可能对包括红细 1.1 骨髓抑制 胞、白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在内的血液系统各个 骨髓抑制是药物引起血细胞减少的最常见原 组分产生影响,发生种类繁多的不良反应。有研究 因。众所周知,各类细胞毒药物(如化疗药物)通过 表明,1960~2001年由于安全原因撤市的121种药 干扰DNA合成与复制、破坏纺锤体、抑制蛋白质合 物中,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达10.5%,是仅 成等作用杀伤靶细胞,因而会对含有人体中有丝分 [1] 裂最活跃细胞的骨髓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损伤人 次于肝功能损害的第二大撤市原因 。 按照Rawlins等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经典分类, 体造血功能,引起血细胞减少,常累及多系血象。如 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大体也可归为A型(即剂量相 前文所述,这类不良反应(A型)机制明确,相对比 关的,可预测的不良反应)和 B型(即与剂量无关 较容易预测和防治。 [2] 需注意的是,另一些非细胞毒性药物也可作用于 的,无法预测的不良反应) 。典型的A型不良反 应包括细胞毒性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血细胞减 骨髓,影响一系或多系细胞的增生,导致各种类型的 少,此类反应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很常见,且多伴随 血液系统疾病。此类不良反应已经在感染、风湿、甲 着预期疗效出现。一般来说,它们是可以预知的,因 状腺、癫痫、精神病以及心血管病等许多治疗领域的 而采用密切的血象监测和积极的支持治疗,能够将 不同药物中被观察到。其影响的细胞系可以是红系、 其对患者的危害减至最低限度。而 B型不良反应 白系、以致多系受累。这类不良反应虽发生率不高, 则相对少见,其特发性往往令临床工作者颇感困惑、 但很难预测,而其机制也不甚明了。现今对这些现象 猝不及防,因而危害尤甚,如抗精神病药氯氮平治疗 的理论解释包括:药物引起造血干细胞缺陷、损伤造 [4] 中少见的骨髓抑制效应,正是随着用药的不断普及 血微环境及抑制与造血相关的生物因子的释放等 。 才逐渐被认识到。本文拟对各类血液系统的药品不 主要由骨髓抑制引起的特发性(B型)不良反 良反应及其预防与治疗作一简述。 应举例如下: ①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1 血细胞减少 骨髓增生抑制。代表药物:氯霉素、金制剂、卡马西 平、卡托普利; 纯红再障:临床表现为贫血伴网织 临床上血细胞减少的发生虽可以是一些疾病的 ② 表现,亦可由药物引起。目前已知能导致一系乃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