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手机模块化到软件组件化,技术创新在路上.docx

发布:2017-06-05约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手机模块化到软件组件化,技术创新在路上! 最近,科技圈可算是热闹,各家都在忙着发布自己的新款手机。除了备受瞩目的iphone7,不久前,联想也发布了新款Moto Z。 而Moto Z最让人关注的还是它的模块化设计。联想首批就发布了五种模块,分别为电池模块、JBL音箱模块、投影模块、哈苏相机模块以及后壳摩范模块。 手机模块化其实已经探讨了很长时间, 2013年已经是5寸的1080P屏幕,2016年更换n次还是5寸的1080P屏幕,而用户要付出多次成本,这显然有些浪费。于是模块化的思路被提出,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逐步升级不同模块,达到环保节约的目的。虽然谷歌暂时放弃了模块化手机项目,但并不能阻止其他企业继续深耕。 不光是手机,软件开发同样需要不断升级技术手段,创新软件的生产方式也是如此。 OCCS提出组件化的开发模式,变革传统软件开发过程,从而真正实现软件复用和工厂化生产,节省软件开发的成本和周期,并保证软件产品的高质量。 传统的应用软件开发方式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开发,在进行每一次新的开发项目时,开发人员都要重新编写整个模块的代码。程序员在了解客户的整体业务后,按照业务需求开发出一整套庞大的软件系统。这样的系统绝大部分的程序代码互相之间都有逻辑关系,代码之间的衔接是非常紧密而不可分的,这种开发方式导致在系统内部进行修改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组件化的开发方式,优点在于任何两个组件之间都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而是完全独立的,因此任一程序中的失误之处,都可以局限到某一单一的组件中,只要对单一的组件进行调整即可,而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编写;后期的维护升级等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增加新的组件或调整组件的排序和组合来完成,大大增加了工作的效率,同时应用系统的可重复利用性增强,也节省了大量的开发成本。另外,即使对编程技术一无所知,只要了解了各业务组件能够分别实现什么样的业务动作,经过简单的培训,业务人员和客户也可以通过对业务组件进行排列组合等,自行对整个系统进行维护,这大大增加了灵活性,也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了维护成本。 只有在技术上突破创新,才能在未来赢??更为广阔的市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