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doc

发布:2018-01-28约2.6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蒋园桃(东阳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浙江 东阳 322100) 摘 要: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在建筑砌体结构设计或者是建筑楼层平面等问题上出现各种失误。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比较常见的几个问题,并且提出了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结构设计;楼板刚度;配筋 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在建筑砌体结构设计或者是建筑楼层平面等问题上出现各种失误,在实际的操作中建设结构设计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 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1 剪力墙砌体结构的挑梁上出现裂缝 剪力墙结构的房屋主要是一些沿街的住宅、商店以及办公楼等,在剪力墙砌体结构中建筑底层是剪力墙结构,也就是钢筋混凝土的房屋框架,建筑上部是砌体结构。在这种房屋结构设计中出现裂缝问题主要是因为在设计的时候,建筑各层的挑梁荷载都是按照本层楼面以及墙体的总荷载值进行计算的,但是由于设计者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的面积,往往在设计中将建筑上层的横墙和一部分外跳墙一道悬挑梁上,这样就出现整个建筑挑梁上部的楼盖和墙体的荷载值是从上往下传递的。导致设计中的荷载值与实际荷载值之间存在一些差距,从而引起建筑底层挑梁由于承载力不足出现裂缝。 1.2 楼板平面刚度不达标 在一些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在建筑基本的机构布置或者是结构观念缺乏相关措施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楼板变形计算程序,虽然楼板变形计算程序从数学力学模型方面来讲是成立的,而且在计算中的准确度也是很高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计算楼板变形程度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这样就造成在楼板变形计算中的计算结果缺乏准确性,如果按照这个计算结果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那么肯定会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例如建筑设计中的结构部位的安全储备过大。 1.3 建筑结构设计中配筋问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每层梁的承载力不同,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为了计算简单,图省事,在就在结构建模的时候往往将下层梁的尺寸拷贝到屋面梁上,但是由于屋面梁的荷载较小,计算中配筋也就相应较小,导致在建筑使用后期由于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以及屋面梁受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屋面就会由于配筋较少,产生一些比较宽的裂缝。对于建筑设计中受扭屋面梁的配筋中由于没有考虑受扭屋面梁的特性,在设计中按照一般量进行设计,导致受扭屋面梁中必要的腰筋缺乏。 1.4 建筑结构设计中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 在建筑挑梁的设计中,往往设计者只重视对梁的倾覆和强充进行计算,但是对梁挠度的计算往往没有足够的重视,一般比较常见的是对梁高的选用过小,这样就会引起梁截面受压区的应力较大,在使用中梁截面就会产生变化,梁挠度也会不断加大,导致梁板中裂缝的出现,而且梁高过小也会使得梁的延性减小,在受到竖向的地震时就容易遭受破坏。 2 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办法 2.1 建筑结构设计中注意砌体结构的布置方式在建筑砌体结构的布置中主要的方法有一些几种: 第一,横墙承重结构布置,从目前房屋建设中来看,建筑中的纵向刚度一般都比横向刚度大,所以在结构布置中要设计一定数量的横墙,因为在地震中墙体一般都是受到剪切破坏,所以要提高横墙的抗剪强度,加强其抗震能力。主要采用的措施就是在横墙设计中加强使用材料的强度。 第二,纵墙承重结构布置。这种布置方式造成建筑横墙的数量较少,而且横墙之间的间距较大,没有很好的抗震性,而且纵墙的数量过多也会出现弯曲破坏,在一般的结构设计中纵墙承重结构布置方式是很少选择的。 第三,混合承重的结构布置。混合承重的结构布置方式有底层框架砌体结构、内框架砌体结构等,这些建筑结构的共同特性就是由两种动力性能相差比较大的结构组织体系组成,没有很好的抗震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这种结构布置方式施工方便,应用比较广泛。 2.2 楼层刚度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楼板变形计算结构与实际的受力情况相一致,在设计中要将楼层设计为刚性楼面。所以在楼面设计方案的阶段就要避免采用一些楼层大开洞、外伸翼块太长等楼面出现变形的平面。在刚性楼面的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布置,同时要保证楼面结构中的配筋数量要合适。在楼面刚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果建筑本身的原因的影响,导致楼面的不符合刚性楼板的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联系梁板或者是采用斜向配筋等方法使楼面平面满足刚性楼板的假定,这样才能保持楼板变形程序计算结果与建筑结构的真实受压情况相一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