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东县圣泉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安徽省肥东县圣泉中学2024年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先分离出单个细胞,然后再进行培养和筛选。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
B.保证获得细胞的遗传背景相同
C.为了使细胞周期一致
D.保证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
2.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示意图,图乙和图丙分别为图甲中的d和e的放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图甲中的b点,效应器a会发生收缩反应,该过程可称为反射
B.图乙中的A为突触小体,B为突触后膜,前者中的小泡内储存的是信号分子
C.刺激图丙中的A点时,A处膜外钠离子内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D.图丙中AB段小于BD段,同时同强度刺激A、D两点,B处膜电位仅出现一次外负内正
3.下图为原核生物细胞内色氨酸的合成机制示意图。色氨酸操纵子是指编码色氨酸生物合成所需酶的一段DNA。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和翻译是不会同时进行的
B.色氨酸和阻碍蛋白形成的复合物会阻止相关酶基因的转录
C.基因“开启”和“关闭”的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D.色氨酸的这种合成机制避免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4.如图是生产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流程图。已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抗虫棉的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基因工程操作即可
B.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可能存在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C.利用CaCl2处理的大肠杆菌将重组质粒导入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细胞
D.为检测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将“离体棉花叶片组织”放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
5.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伞藻的嫁接实验直接体现了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B.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可能具有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一系列酶
C.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内膜的少,说明内膜的功能更复杂
D.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肝细胞和皮肤细胞中的线粒体数目相同
6.在农业生产中,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落花落果
B.用2,4-D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的番茄
C.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芦苇可增加其纤维长度
D.给果树喷施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
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A.田鼠种群密度越大,受食物短缺的影响越大
B.气候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
C.鸟类种群密度较低时,种内互助行为对种群发展有利
D.苹果树种植密度不同时.单位面积苹果的产量可能相同
8.(10分)科学家向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光照,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光照时间(s)
放射性物质分布
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
20
12种磷酸化糖类
3
60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反应最初形成的主要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B.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C.3-磷酸甘油酸可直接转化成氨基酸、有机酸等
D.实验结果说明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物是糖类和氨基酸、有机酸等
二、非选择题
9.(10分)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下合成糖,以淀粉的形式储存。通常认为若持续光照,淀粉的积累量会增加。但科研人员有了新的发现。
(1)叶肉细胞吸收的CO2,在____________中被固定形成C3,C3在____________阶段产生的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形成三碳糖,进而合成__________进行运输,并进一步合成淀粉。
(2)科研人员给予植物48小时持续光照,测定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量,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反映出淀粉积累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3)为了解释(2)的实验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停止。
假设二: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与降解同时存在。
为验证假设,科研人员测定了叶肉细胞的CO2吸收量和淀粉降解产物——麦芽糖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哪一种假设?请运用图中证据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