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应学生用书第97页);(对应学生用书第97~98页);思路点拨:读图可知,老城区沿河分布,附近有煤铁资源,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资源和交通;城区①与②比较,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最早形成,新城区沿铁路线分布,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铁路交通。;思路点拨:本题以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及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交通条件是造成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分布存在差异的关键。解题的关键是对比山区、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了解商业网点密度大小、分布位置特征,分析造成的原因,总结商业网点密度、分布与交通条件之间存在的关系。;(对应学生用书第98~99页)
评价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方法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的条件,一般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2.资源条件
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有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3.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4.科学技术因素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材料二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泰国曼谷,长达1 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1)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3)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解析:第(1)题,回答该题要注意题干的限定范围,是在交通运输网知识和地域差异地理知识方面分析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得跑题。第(2)题,昆曼公路经过的是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根据经过的区域,从地形、地质、水文、植被、气候等方面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第(3)题,影响交通线建设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质、降水等。在地势起伏大的山地中破坏地表特别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横断山区垂直差异大,生物种类多,修建交通线除了直接破坏植被外,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动植物的死亡;山地植被破坏后,当夏季发生暴雨或连续性降水时容易发生水土流失。;;解析:1.A 2.C 第1题,图中①②段铁路受地形影响,基本沿河西走廊和宁夏平原修筑。第2题,在图示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西走廊地区地表祼露、多大风,因此修筑铁路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有水土流失和风沙。;解析:B 由图可知,离城市中心越远,地铁站越稀疏,乘坐地铁的人分布范围越广,所以,轨道交通对住宅影响的范围越大;随着郊区交通的发展,也就有利于市中心人口向外疏散。;5.20世纪90年代末,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 )
A.沿河流两岸分布 B.沿环线高架路分布
C.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 D.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解析:第(1)题,通过经纬度及图中文字提示可知E为鹿特丹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修建,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交通线的作用。第(2)题,根据经纬网以及省区轮廓,可确定D为武汉,而武汉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有利于城市充分利用水运、水源,这也是武汉形成的条件。同样的方式确定F为德国,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有陆上“十字路口”之称,有发达的铁路交通,也有发达的内河航运、还有其他航空、公路等交通运输形式。;(对应学生用书第280~281页)
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
(2010年潍坊模拟)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客运专线。该专线北起武汉市汉口站,南到广州市的新广州站,全线共有桥梁662座,约410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41%,隧道(含明洞)236座,约168公里,占线路长度的16.9%。读材料,回答1~2题:
1.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和开通的根本保障是( )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技术条件 D.国家政策
2.武广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
A.缓解人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B.改善“武广沿线都市圈”生态环境
C.加强区际联系,改善交通条件
D.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3.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