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 利水渗湿药课件.ppt

发布:2018-11-08约5.54千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和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药物7味,熟悉药物3味,了解药物4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 了解木通与通草的古今名称混淆及金钱草的品种。 【概 述】 一.含义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二.功效、分类及主治证 1. 利水消肿药: 平性或微寒,主入肾、膀胱 —水肿,痰饮,泄泻。 2. 利尿通淋药: 苦寒或甘淡而寒,主入膀胱经 —湿热淋证。 3. 利湿退黄药: 苦寒,主入肝胆经 —湿热黄疸。 三. 配伍方法 1. 随证配伍: 根据寒热虚实不同,适当配伍。 2. 常配行气药: 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 四.使用注意 1.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慎用或忌用。 2.具有较强通利作用的药物,孕妇慎用。 【药 物】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茯 苓 薏苡仁 猪 苓 泽 泻 香加皮 茯 苓★★★ 【药物基原】 源于《本经》。 为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菌核。 茯苓菌核 药材茯苓(茯苓块) 药材茯苓(茯苓个) 【功效应用】 1. 利水渗湿―各种水肿证、痰饮。 药性平和,兼能扶正; 寒热虚实水肿均可,为利水渗湿要药。 2.健脾补中―脾虚诸证。 (脾虚湿盛泄泻尤宜) 3.宁心安神―心悸失眠。 (虚实均可) 【附 药】 茯苓所用部位不同,作用亦异: 茯苓皮-菌核的黑褐色外皮―利水消肿; 赤茯苓-皮层下的赤色部分―清利湿热; 白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健脾利湿; 茯 神-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宁心安神; 茯神木-菌核中的松根-平肝安神。 薏苡仁★★★ 【药物基原】 源于《本经》。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的成熟种仁。 薏苡 药材薏苡仁 【功效应用】 1.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水肿,泄泻--功同茯苓; 性偏微寒--湿热淋证。 2.除痹舒筋: 湿痹、脚气之筋脉拘挛。 3.清热排脓: 肺痈,肠痈。 【功效鉴别】 茯苓与薏苡仁: 相同点: 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具有利而兼补的特点,故脾虚湿盛者尤为适宜。 不同点: ┌性平和缓,健脾作用较强; 茯苓┤为利水渗湿之要药。 └并能宁心安神。 ┌性微寒,祛湿作用较强。 薏苡仁┤ └又能除痹舒挛,清热排脓。 猪 苓★★ 【药物基原】 源于《本经》. 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的菌核。 猪苓菌核 药材猪苓 【功效应用】 利水渗湿: --各种水湿证。 现代研究: 降血糖--治疗糖尿病。 抑制肿瘤--各种肿瘤。 防治肝炎--慢性乙肝。 泽 泻★★★ 【药物基原】 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的块茎。 泽泻 药材泽泻 【功效应用】 ┌水肿,小便不利+二苓。 1. 利水渗湿┤(利水作用较强) └泄泻,痰饮,支饮。 ┌热淋,遗精。 2.泄热┤(下焦湿热者尤宜) └内热消渴、相火偏亢。 香加皮★ 【药物基原】 源于《中药志》。 为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sepium Bge.的根皮。 杠柳 药材香加皮 【功效应用】 1. 利湿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2. 祛风湿、强筋骨――风湿痹证。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滑 石 木 通 海金沙 石 韦 萆 薢 车前子★★★ 【药物基原】 源于《本经》。 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