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库(含答案).pdf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2024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
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库(含答案)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5题)
1.基于夏山学校实践,尼尔认为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当孩子的自我需求
得到充分满足,其自我中心就会变成利他观念,以及对别人的自然关心。
这种观念涉及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
2.在关于学校萌芽的传说中,有一种学校的名称是“庠”,这个场所是()
A.实施乐教之地B.实施生活教育之地C.实施德育之地D.实施礼仪教
育之地
3.当已知一个复合现象A(C、D、E)是引起另一个复合现象B(c、d、
e)发生的原因,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
4.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
作用的人物是()
A.颜之推B.韩愈C.王充D.嵇康
5.“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的是谁提出的()
A.马斯洛B.奥苏泊尔C.加涅D.布鲁纳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6.在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程度上,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是()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成熟论D.相互作用论
7.儿童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后,再学习“矩形”“菱形”和“正方
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
8.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士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熹、苏
格拉底
9.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实际上面临
力不同的孩子,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岁到11
岁,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10.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题目不要太多B.问题表述要简洁C.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
力的用语D.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
11.19世纪后半期德国中等教育发展的主题是大力发展
A.皇家中学B.文实中学C.实科中学D.综合中学
1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项的内容是教师在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以
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
综合,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
A.专业理想的建立B.专业能力的完成C.专业知识的拓展D.专业自我
的形成
13.下面不属于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A.教育调查报告B.教育实验报告C.政策文件D.学术论文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
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
源在于:
A.制度化教育弊端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D.学
习化社会来临
15.“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