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民族风俗:蒙古族文字稿.doc

发布:2017-05-19约2.7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rt.1 15’ Q:你印象中的蒙古族?蒙古人的穿着打扮?蒙古草原是怎么样的?蒙古人的精神?等等。 先看一部蒙古草原乌拉盖的宣传短片。 PPT播放:内蒙古锡盟乌拉盖管理区形象片.avi Part.2 引言:永恒之火——蒙古 5’ 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是否对这个豪爽热情、果敢好胜的民族感到好奇?首先,回到我们的标题。为什么蒙古族称为永恒之火?下面有请________为我们解答这个疑惑。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为大元国,或称“大元大蒙古国” 是为元朝的正式开始,蒙古大汗忽必烈成为中国皇帝,后尊称元世祖。在元朝时,中国实现了历史上最大范围的统一版图空前辽阔。中国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见过了草原美景,不如来看看草原美女。在宣传片中,那形形色色的服装是不是让你们眼花缭乱了呢?下面有请________为我们介绍一下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摔跤比赛时,身穿铜钉牛皮坎肩“昭达格”,头缠红、黄、蓝三色头巾,脚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带,下身穿套裤,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出场时,双方摔跤手挥舞双臂,然后互相搏斗。’ 说到摔跤服,就不得不提起蒙古族的运动盛会,那达慕。什么是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或“游戏”。 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项的比赛——摔跤、赛马和射箭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今天,那达慕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举行那达慕时,牧区方圆数百里的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或乘坐汽车、勒勒车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 看两位也说得口干舌燥,其他的节日以及美食佳肴就由________、_______来介绍吧。 除了那达慕以外,白月节也是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亦称“白节”蒙古民族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因手扒肉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 我受够了!你们2个快下去。不然我们的哈拉子都要流下来了。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禁忌和习俗。好了,废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请________、_______为我们介绍蒙古族的禁忌。 蒙古族的风俗禁忌实在太多,在这里我就列举一二。 礼仪方面: 茶:到牧民家做客首先会给敬上一碗奶茶。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的用意。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尊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问候: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忌蹬踩门槛。’ 有人知道蒙古族住什么房子吗?(众:切!蒙古包嘛。)错!现在蒙古族大多数都住在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