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讲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ppt.ppt

发布:2016-06-26约6.69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讲 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 要点提示 一、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概述 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概述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的健康中日趋“核心”地位。所以,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校教育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健康新理念 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就是身体没病,不吃药、不打针、不感到身体不舒服就是健康。 20世纪中叶后,由于现代科技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应激、快速的节奏,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使人不堪重负,这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兴边缘科学的出现,为人类认识自身提供了多种手段和方法,使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地扩展和更新,并赋予更丰富的内涵。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逐渐确立了心身统一的健康观,即健康的全面观。 1.什么是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的、心理的(精神的)以及社会的安宁状态”。 所以“健康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在空间上应包括人类所有的生活场面,在时间上应普及到各种年龄阶层的人,尤其以儿童和青年时期更为重要,以维持与增进个人健康心境,增益潜能发挥,做个自我实现的人。 2.什么是心理健康? 狭义和消极的意义:指没有精神病症状或心理不健康的预防及康复. 广义和积极的意义:指心理健康的保持与增进,其含义有三方面: (1)“心理健康”或“心理卫生”是一门学科或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范围与内容包括: 第一,研究公共卫生哲理的运用; 第二,研究心理健康维护并推广心理健康知识; 第三,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 第四,解释精神疾病的有关问题与服务的有效途径 (2)“心理健康”或“心理卫生”是泛指身心健康状态心理卫生工作不是以已经有病或已有不良适应行为的人为对象,而是以一般人、以每一个健康的人为对象。 (3)“心理健康”或“心理卫生”是一种服务工作,“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去实践,才能达到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增进健康的效果。“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广义而言,指社会大众心理保健及精神医疗的服务体系,狭义而言,指未达医疗程度的预防性的服务工作。 3.心理健康的目标是什么? “心理健康”的目标之一,是心理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与处理。 “心理健康”的目标之二,是继续保持并增进个人健康状态,就内在方面而言,应培养个人心理的抵抗力,可设法锻炼养成,以防止不良适应的产生,就外在方面而言,应培养个人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的适应能力。 4.精神医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任务有何异同? 严格地说,精神病疾患的诊断与治疗工作,是精神医学的领域,并非“心理健康”的主要工作,不过两者工作密不可分,通常精神医生偏重心理疾病的治疗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者偏重心理健康的保持与增进,但两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5.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是什么? 俗话说:“健康即财富”,美国哲学家欧文说:“健康是富人的幸福,穷人的财富”,人生要先有健康,才有一切。但现代社会环境变迁快速、生活忙碌紧张、人际竞争激烈、心理压力沉重,使心理疾患不断增加。据调查,1985年美国成人曾患心理疾病的人数达29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7%。台湾学者估计1986年,台湾地区18岁以上的人口中,约有15-20%的人有各种精神病而需医疗服务,可见心理疾病有愈来愈普遍的趋势。 6.心理健康的范围包括哪些? 就研究方面而言,“心理健康”的范围非常广泛,可分为儿童心理健康、青年心理健康、成年心理健康、老年心理健康、家庭心理健康、女性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工商心理健康、监狱心理健康、医护心理健康等方面,包括人生全时空全方位的范围。 (二)心理健康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 比奈尔—心理卫生的倡导者 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和给精神病患者以人道的待遇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以后,比奈尔医生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