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感染猪链球菌预防与控制.ppt

发布:2019-02-28约2.8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历史 1968年丹麦学者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导致脑膜炎的病例,在香港、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和瑞典也陆续报道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例猪链感染病例报告.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西班牙、日本、泰国、中国台湾、江苏等地等先后有过报道 国外多数学者认为猪链球菌感染是人类一种的物源性职业病。在1968—1984年间,荷兰在30位脑膜炎病人中分离到猪链球菌,有25例病人(83%)从事猪肉业,据估计在屠夫和养猪者中,患猪链球菌性脑膜炎的年发病率约为3/10万,患猪链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是不从事猪肉加工业者的1500倍。 1984~1993年在香港的2家医院收治了25名猪链球菌感染病例,其中,15人与猪或猪肉有职业性接触,4人在住院前16天有明显的皮肤破损史 . 1998年,我国江苏南通地区发生的猪链球菌疫情,病人在发病前2日内均与病、死猪或来源不明猪肉有直接接触史, 19人有屠宰病、死猪的历史(占76.0%);有3人有销售猪肉史(占12.0%);另有3人有 洗、切死猪肉或剥猪头皮史(占12.0%)。25人中有7例有明显的手指皮肤破损史,有20例病家周围有病、死猪的发生史。提示人类感染发病与病猪接触密切相关。 文献报道显示,人类感染猪链球菌多为亚临床感染,发生临床病例非常少见。新西兰对兽医学生、农夫、肉品监督员和养猪者进行检测,发现猪链球菌II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9%、10%和21%。可见,抗体的产生不仅说明隐性感染的发生,而且与猪或猪肉制品的职业接触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 1.散发性 2.职业有关 3.生活环境.个人卫生习惯有关. 4,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多发。 *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预防与控制 一.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 据卫生部8月2日通报, 从6月24日到8月1日, 四川省共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05例, 其中: 死亡37人 病危29人 治愈出院18人 病例分布在10市.32县(市.区).119乡镇(街道).188村(居委会) 人感染猪 链球菌病 中心疫区 四川省 陕西省 二.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介绍 (一)病原 1.是猪溶血性链球菌2型(Swine streptoo_cosis) 2.链球菌共有20个群(从A-V),数百个血清型 3.主要感染人类的是A.B群和肺炎链球菌,并致病 4.主要感染猪的有D.L.R.S.T.U.V群,多带菌 5.链球菌为G+.球菌 成对.短链状排列 (二) 传染源: 猪 迄今尚未发现人作为传染源的证据 (三)传播途径 1.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2.经口传播 :两种形式一是感染者吃了未完全煮熟的病猪肉 或内脏而感染;二是厨具交叉污染,即在刚刚切过生猪肉 的菜板上制作凉拌菜。 此外,经呼吸道传播是猪与猪之间传播的主要方式, 尚未有证据表明人可以通过此途径被传播。 (四)传播机制 尽管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但猪作为主要传染源, 象其他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样,在缺乏有效干预下, 疫情会不断扩散蔓延,病猪流向哪里,那里的人群就 有可能暴露于猪链球菌中,在屠宰.加工.贩运.饲养 等过程中,遇有皮肤破损或食入,即可发病 因在感染过程中,猪带菌量大,细菌毒力强,感染人 后发病凶险 (五)高危人群 1.屠宰工 2.尸/肉加工者 3.生猪贩运者 4.饲养人员 5.其他接触病死畜人群 (六)潜伏期 从皮肤破损接触或食入病肉起到发病 1.最短数小时 2.最长7天 3.平均2-3天 (七)临床表现 1.普通型表现:急起高热.畏寒.头痛.头昏.腹痛. 腹泻.乏力.不适 2.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表现:除上述表现外, 出现菌血.败血.DIC指征,包括皮肤瘀斑.出血, 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继而肝.肾功能不全, ARDS(呼吸窘迫综合征 ),软组织坏死 3.脑膜炎表现: 除普通型表现外,有恶心.剧吐. 颈项强制.烦躁.昏迷,脑膜刺激征 (八)实验室检验 1.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2.中性粒比例上升 3.细菌分离培养 1)采样:抗菌治疗前病人血.脑脊液.或尸体坏死组织 2)实验:双抗-羊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培养后生化鉴定 3)确认:血清学鉴定 首例确认需经国家诊断组确定 (九)病人管理 1.充分认识该病进展快,临床凶险 2.按照接触传染病在传染病房隔离治疗 3.注意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4.四川省药敏试验结果: 万古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南敏感 (一)是宣传教育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传染源是感染的病猪,应采取多种形式向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