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康复与管理.doc

发布:2018-01-29约2.5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康复与管理 昆明市精神病院 650101 近年来,精神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据统计,全世界精神病患者数量,已接近4.5亿,时有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的发生。而现有的精神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精神病专科已远远不能满足精神病患者的住院需求,各种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但还是有很多,特别是偏远地区的精神病患者仍然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甚至从来没有到医院门诊看过,更没有服用过任何一种抗精神病药物。 即使国家出台一系列的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门诊服药的优惠及减免政策,但由于各种原因,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仍然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攻克的难题。 造成精神患者治疗和康复困难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社会原因 政府部门重视不够、或落实政策不到位; ②精神专科医院及科室供不应求; ③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 ④社会经济落后。 2、家庭原因 ①家庭经济落后; ②家庭成员功能缺失,无能力照顾; ③患者及家属缺乏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 ④患者服药依从性差。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精神病人满为患,而住院患者有的却是住了几十年的“老病号”,他们不是住院治疗效果不好,而是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缺失,导致他们只能一直住在精神病院,不仅满足不了他们自身康复技发展的需要,有占用你大量的医疗资源,让其他更多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精神病院,由于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影响,他们也只注重患者的治疗,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患者的康复,即使部分单位及部门康复了,但对于患者的回归社会,也只是杯水车薪,而此时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就显得特别重要。而精神病患者住院的主要目的,是经过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不断摸索,找寻到合理的药物治疗量,最大化的控制患者的病情。 我们现在,除了鼓励家属将患者接回家里进行康复,更要给予家属及监护人有关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宣教。因为大部分家属其实很愿意接患者回家,一是担心患者在家发病而导致意外,二是缺乏相关的康复锻炼知识,所以不愿意接其回家康复。 我们在对患者及家属的随访及宣教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服药护理及管理。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经过专业的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找到患者的合理治疗量,在经过专业的评估,达到出院标准,就应该由监护人或监护部门接出院,回到家庭或社会进一步康复。而出院后服药是根本。在患者出院时,我们护理人员应该按医生的出院医嘱,将患者出院带药的用法、剂量、频次及注意事项详细交代给患者家属及监护人,并向其告知服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不能随意减药、加药,不能自行换药或停药,否则将造成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同时,要告诉其服药后的反应,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异常,如果发生了,有关怎样去处理。而不是一有不是就立即停药,药物大多数再次住院的患者都是在院外不能规律服药而引起的病情复发。 心理疏导。 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后,特别是住院周期较长的,与社会的接触减少或断绝,造成唐门重返社会后会不适应,以至于不能很好的融入家庭及社会,我们要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态度,鼓励其有什么想法都要及时与家属沟通,不要一个人憋在心里。同时,通过电视、网络、等尽快熟悉外界事物。我们也可以指导患者采取除了言语沟通外的其他方式,如绘画、视频、立等等方式,抒发自己内心所想、所感。从而尽快的融入社会,消除自卑感。家属我们也要给予心里支持,定期进行随访,让其是消除顾虑,正确面对现实,积极寻找社区及医院的支持。 复诊及随诊。 多数精神病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后,精神症状得以控制,特别是首次住院的患者,症状往往控制的很好,所以,家属及患者就会忽视医生的要坚持服药至少5年以上的话,认为好了,把出院时带回去的药吃完就不在医院开药。而这些患者往往也很快就病情复发有来住院了。所以我们精神可医生及护士在患者出院时,一定要将复诊及不适随诊的相关事项交代清楚,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家庭服药及康复情况,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并复查肝肾功、心电图,服用氯氮平的患者,还要定期复查血药浓度,了解药物对集体的损伤情况。从而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更好地配合康复。 康复及恢复社会活动 大多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乏力,睡眠增多,没有精神等症状,相对活动就会减少。这个时候,家属往往就会以一个“病人”的标准来看待患者,也就不让甚至少让患者参加家庭活动,甚至门都不让出了,也就更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