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神痛宁方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发布:2017-05-23约1.7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神痛宁方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郑琼 【摘要】 目的 探讨安神痛宁方治疗头痛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被确诊的头痛患者9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安神痛宁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46例患者中,痊愈患者29例,占63.04%,好转患者12例,占26.09%,无效患者5例,占10.87%,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46例患者中,痊愈患者6例,占13.04%,好转患者20例,占43.48%,无效患者20例,占43.48%,总有效率为56.5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 安神痛宁方治疗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安神痛宁方;头痛;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5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094(2012)12-0661-02 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难根治、易复发等特点。可由外感或内伤造成,患者的脉络绌急、火养以及清窍不利而导致头部疼痛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头痛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采用安神痛宁方治疗头痛患者4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被确诊的头痛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15~66岁,平均(42.8±7.4)岁;病程最短30d,最长20年,平均病程5.4年。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中关于头痛的诊断标准。并通过血常规检查、脑脊液和脑电图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排除具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安神痛宁方进行治疗,饮片粉末水煎内服,一日一付,每日三次;散剂温水吞服,一日一付,每日一次(晚上服用)。(先服用4天饮片粉末,然后服用3天散剂,最后再服用3天的饮片粉末,一个疗程为10天。); 对照组给与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同样按疗程服用。 【1.4】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治疗后随访12个月,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头痛的治疗效果。 痊愈:患者的头痛以及兼证均完全消失,停药6~12个月无复发; 好转:患者的头痛以及兼证基本消失,停药6~2个月内偶有复发,但次数较少,疼痛较轻; 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没有变化。痊愈与好转合计为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n/%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6例患者中,痊愈患者29例,占63.04%,好转患者12例,占26.09%,无效患者5例,占10.87%,总有效率为89.13%; 对照组46例患者中,痊愈患者6例,占13.04%,好转患者20例,占43.48%,无效患者20例,占43.48%,总有效率为56.5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头痛属于中医的头风、头痛的范畴,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类型。外感型患者的起病原因多为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机体外感风邪,多伴有寒湿热邪;内伤型患者的起病原因多为内伤引起,患者多为肾血气虚者。治疗原则应以理气养阴、疏风通络为主。 安神痛宁采用道地苗药材配伍而成。能通经络,祛风清热,除湿止痛,使得气通血行,气血通畅,则痛自除。本方全面调理,益血养血,益气补脑,治疗反复发作性头痛有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诉,安神痛宁方治疗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宋佳,黎育平,头痛的分型与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1,42(11):653. [2]赵兰.中医关于头痛的理论解析[J].河北中医,2008,30(1):34-35. April 2012, Vol.10, No.12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