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及答案2001-2009.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分类解答
(2001-2009 年)
一.比较并解释概念
1.市场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所决定的供给、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所决定的需求,以及价格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整个经济体制顺利进行并达到均衡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功能,
称为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主要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在
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构成了经济运行的中心。价格作为最敏感的市场信号,通过它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
利润和效用的影响,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那样调节着他们的经济行为。每一种商品和劳务都有价格,价格
的变动引起供给和需求的变动。生产者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由生产者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根据产品及要
素价格的相对变化,以及其产量、产品价格及要素投入的均衡点来决定。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构成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市场机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完全的发挥,使
整个经济处于最有效率的状态。厂商获得最大利润并且不存在过剩生产能力;消费者以最低的价格获得尽
可能多的产品,其效用达到最大化。
但是,在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以及不恰当的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受到限制,
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此外,现代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解决社会经济的效率问题,
但它并不能实现社会公平。因此,要求得社会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政府干预。
2.纳什均衡:
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
了最好的策略。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
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3.最低成本原则:
指为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量,企业应该购买各种投入,直到花费在每一投入上的每一美元的
边际产量相等时为止。
为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或以一定成本生产出最大数量的产量,厂商必须在各种投入之间分
配其支出,使价值 1 元的某种投入的边际产量等于价值 1 元的任何其他投入的边际产量,或者说,使花在
每一种投入上的最后 1 元钱所提供的边际产量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 (MP 为边际产量,P 为价格)。
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表明厂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把等成本曲线加到等产量曲线图上,很
明显可以看出厂商应该选择其等成本曲线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等产量曲线上的某一点,这也就是等成本曲线
与等产量曲线相切的那一点,由于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 PL(劳动价格)/PK(资本价格),等产量曲线的斜率
等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所以最佳的投入组合必然是在要素价格之比 PL/PK 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那一点
上,即 PL/PK=MPL/MPK,经变化可得 MPL/PL=MPK/PK,这就是成本最低原则的数学表达式。
4.帕累托最优:
也称为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
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V• 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帕累托指出,在社会既
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如果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某种改变使每个人的福利同时增加,则这种改变使社会福利
状况改善;如果这种改变让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福利减少,则这
种改变没有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
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
效率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的比率;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