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通信原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ISN
刘龙伟
二零一一年
通信原理 2011年
课程介绍及评分办法
教材: 《通信原理》樊昌信、曹丽娜 编著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张辉、曹丽娜 编
著
本课程着重概念和系统介绍,主要涉及通信课
本第1、3、4、5、6、7、9、10、13章。
评分办法:考试成绩占85 %以上;
课程共60课时;
说 明
课程课件索取、课程问题、联系等请发信
到sunllw@163.com
办公地点:科技楼A510房间
tel 8503
学习建议
积极预习、复习,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把
学习建立在‘自’学基础上,老师只是引
路人。
不懂的概念,多‘问’:问老师、问同学
、问互联网……
这门课很重要,但不是很难。
第 1 章绪论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3 信息及其度量
1.4 主要性能指标
1.5 通信发展趋势
返回主目录
第 1 章 绪论
1.1通信系统的组成
从古到今,人类的社会活动总离不开消息的传递和交换,
古代的消息树、烽火台和驿马传令,以及现代社会的文字、 书
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等,这些都是消息
传递的方式或信息交流的手段。人们可以用语言、文字、 数据
或图像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信息。但是这些语言、文字、 数据
或图像本身不是信息而是消息,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
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因此,通信的根本目的在于传输含有信
息的消息,否则,就失去了通信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 “通
信”也就是 “信息传输”或 “消息传输”。
实现通信的方式很多,随着社会的需求、生产力的发展
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目前的通信越来越依赖利用 “电”来传
递消息的电通信方式。由于电通信迅速、准确、可靠且不受
时间、地点、距离的限制,因而近百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和广泛的应用。当今,在自然科学领域涉及 “通信”这一术
语时,一般均是指 “电通信”。广义来讲,光通信也属于电
通信,因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本书中的通信均指电通信。
1.1.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通信是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和交换信息。 实现信息传递
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基于
点与点之间的通信系统的模型可用图 1 - 1 来描述。
信源是消息的产生地, 其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
电信号,称之为消息信号或基带信号。电话机、电视摄像机
和电传机、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就是信源。前者属于
模拟信源,输出的是模拟信号;后者是数字信源,输出离散
的数字信号。
信息源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受信者
发送端 接收端
噪声源
图 1 - 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
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变换方
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需要频谱搬移的场合,调制是最常见的
变换方式。对数字通信系统来说, 发送设备常常又可分为信
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在无线信道中,信道可
以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