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畜牧生产工作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年上半年畜牧生产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工作基本情况 受长期生猪低迷影响,我县生猪发展同比去年出现负增长,今年上半年预计生猪饲养量为137万头,其中生猪出栏68.2万头、存栏68.8万头、能繁母猪7.6万头,同比分别下降3.6%、3.9%、4%、6.5%;家禽饲养总的饲养量184万羽,其中出栏78万羽、存栏106万羽。家禽规模户发展放慢,特别是去年由于H7N9禽流感影响下,一些规模户仍然在观望等待。
二、主要作法
1、扎实开展春季集中防疫工作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各乡镇本着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的原则,扎实做好2015年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及时召开了2015年春季防重大动物疫病部署会,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安排,2015年春防工作目标及重点春防主要目标: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的群体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85%以上。
全面落实国家强制免疫政策,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按照国家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制定了《**县2015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实施方案》,从3月11日开始,我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全面展开,集中开展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免疫工作,下发禽流感苗87万毫升、禽新二联65万羽、猪瘟苗73万头份、口蹄疫70万毫升、蓝耳76万头份。A型口蹄疫和牛羊双价3.5万毫升,储备消毒药8吨、防护服及手套400套。消毒器械2台。
2、全面开展全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和《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的实施意见》(抚府发【2013】8号)文件精神,自去年4月份开始正式启动全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加大工作力度对现有的畜禽养殖场(小区)进行逐户摸底调查核实。二是由县政府统一组织成立畜禽养殖污染和水库水质污染专项工作小组奔赴各乡、镇(场)进行督导宣传工作。三是组织相关单位认真做好生猪发展规划,进行划定可养区、禁养区、限养区四大生猪养殖区的工作并提出划定的具体意见报县政府研究。
根据县委主管领导指示,针对我县幸福水库饮用水源地由于养殖场污染等原因,造成饮用水质差,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经过水利、环保、镇政府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抽调专门人员对幸福水库集雨面积区域内养殖场,进行现场上户认真调查核实,我县幸福水库集雨区涵盖**镇瑶上村委会和杨桥殿镇的山下村、文七位、东村、礼坊、秋源等7个村委会,共有生猪养殖场(户)52家,存栏生猪1万多头。
按照县政府东府字[2013]18号《**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及东府办发[2013]35号《关于划定**县畜禽养殖“三区”范围的通知》精神,划定生活饮用水源地幸福水库集雨面积范围内属禁养区,根据工作安排和部署对禁养区内所有75家养殖企业实施关闭或搬迁,切实解决县城居民用水难题,目前正在进行并按要求限时关闭或搬迁。
3、做好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疫病风险评估机制
为认真落实监测流调工作,进一步加强监测流调网络体系建设。根据省市全年的监测任务和监测计划,做好了全县的监测计划、下达了全县的监测任务,落实好了每月的重要养殖场户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任务。
利用网络平台指定专人按时完成疫情监测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根据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预测疫情发展趋势,评估疫病风险隐患和防控效果,进一步提升我县对动物疫病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实现
“两个力争、一个确保、两个保障”的防疫工作目标
4、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完善动物执法体系
我局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紧紧围绕“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落实动物卫生监督操作规程,制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过程巡查监管,完善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痕迹执法、记录可查的管理制度。根据《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动物检疫报检点建设管理,全县设立了40报检点,做到每个动物检疫申报点都在明显位置设立公示栏和意见箱,并至少配备2名动物检疫人员。制定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任务细化为百分制,明确了责任。今年5月份通过了农业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到我县进行现场考评,整个工作得到检查组的好评。
⑴.检疫工作。检疫人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必须遵循检疫申报、养殖档案查询、动物标识查戴、现场尿液检测、现场检疫消毒出证、检疫工作记录等工作程序。经动物检疫官方兽医确认各项检查合格后,才能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并规定一本检疫合格证明规范填写出差错不超过三张,全面落实产地检疫痕迹执法、记录监管的工作要求;屠宰检疫工作。我局对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