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础,突出能,彰显学科核心素养——2017海南高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1)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经典实验、领悟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科学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而不是通过灌输和死记硬背使学生获得某一个结论。 (2)课堂上应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在现实的生物学问题中,加强训练学生利用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就生物学问题进行科学性、专业性的表达。 (3)善于采用讨论、质疑等多种手段来修正学生思维上、表达上的错误,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进行思维的能力。 6.研究高考、关注命题方向 研究考点: 必考点、常考点、少考点 研究命题: 试题命制反映教育改革的方向 研究试题: 生物试题与即将实施的修订后的新课标接轨。尤其重视理性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7.努力构建高三复习的高效课堂 “三个抓手” —教材、真题、月考 “三个讲透” —核心问题要讲透、疑点难点要讲透、思路方法要讲透 “三个到位” —训练到位、讲评到位、诊断到位 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彰显学科核心素养 ——2017海南高考生物学科分析报告 海师附中 胡爱民 选择题分析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均分 难度值 2015年 20分 12分 18分 36.73 0.73 2016年 26分 8分 16分 32.1 0.64 2017年 22分 12分 16分 33.05 0.66 一、近三年高考试题分布及得分对比 二、2017年高考各模块得分情况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总分值 22分 12分 16分 平均分 14.96 6.14 11.95 难度值 0.68 0.512 0.747 满分人数 817人(2.33%)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考查主题 分值 考查主题 分值 考查主题 分值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 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基因频率 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2 组成细胞的分子 8 减数分裂 2 群落的 结构 2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 伴性遗传 2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 2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8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2 DNA的分子结构 2 基因表达 2 三、知识考查 四、能力考查 能力分项 分值 理解能力 36 实验与探究能力 4 获取信息的能力 8 综合运用能力 2 (一)理解能力 例1 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本题以血压平衡的调节过程立意,考查学生对机体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和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概念的理解。 C (二)实验与探究能力 例2 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本题在教材实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以及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B (三)获取信息的能力 例3 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 B.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C.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 D.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 本题以“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为关键点,学生需要从题干中获取并提炼出“甲组通入空气(有氧气),乙组不通气(缺少氧气),因此a离子的跨膜运输应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而能量的释放又与供氧有关”这一重要信息进行作答。 B (四)综合运用能力 例4 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某同学将吸胀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的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使染料变成红色 C.乙组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 D.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本题通过不同活性种子的实验,要求学生结合细胞代谢及呼吸作用的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