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第一节 触电及救治;电流的危害;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电流的途径;触电:人身接触带电体或接近高压带电体,使人的身体成为电流通路的一部分。
人体触电时,电流对人体会造成两种伤害:
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乃至死亡, 50mA即可致命。
电伤是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断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烧伤、金属溅伤等。
;电击的类型; 电伤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主要特征
;电伤是指电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即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的伤害。触电伤亡事故中,纯电伤性质的及带有电伤性质的约占75%(电烧伤约占40%)。尽管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但其中大约70%的含有电伤成分。对专业电工自身的安全而言,预防电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电伤的主要特征有:
(1)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
(2)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3)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4)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5)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电弧温度高达8900℃以上,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掉四肢及其他部位。大电流通过人体,也可能烘干、烧焦机体组织。高压电弧的烧伤较低压电弧严重,直流电弧的烧伤较工频交流电弧严重。 ;心室纤维颤动
当电流通过神经纤维刺激到肌肉时,肌肉即要收缩。心脏本身具有工作过程所需的电动势,形成心脏各个区域按正确顺序有节奏运动的控制电信号。这个电信号的平均电压为1~1.6mV,心脏的一个博动周期约为0.75s。
当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和通过时间超过某个限值时,心脏正常博动的电信号便受到干扰而被打乱。这样,心脏便不能再进行强有力的收缩而出现心肌震动,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心室纤维颤动”。
若这种颤动不及时消除,很快会导致心脏停搏,造成死亡。 ;电击致命原因;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约有0.1秒间歇,这0.1秒对电流最敏感。如果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零点几毫安)也会引起心脏震颤;如果电流不在这一瞬间通过,即使电流较大,也不至于引起心脏麻痹。
由此可知,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0.1秒,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相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危险。 ;② 窒息:窒息→缺氧或中枢神经反射→室颤。特点:致命时间较长。10~20分钟。
③ 电休克(昏迷):由于中枢神经反射造成体内功能障碍,昏迷时间长后的死亡。
④神经干扰 :电流能干扰神经控制(尤其是对心脏和肺的控制),因为神经元的神经控制基于电荷(电流)传递。经历多次触电事故或严重触电事故而幸免于死的人,事实证明会遗留下神经系统疾病。触电电流回路经过心脏时,当电流达到某值,会使人立刻丧失意识。
⑤触电的危险程度还取决于个体特征,因人而异,健康情况、健壮程度、性别、年龄。
一般女性和小孩触电时比成年男子危险。凡患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或结核病的病人触电时受伤害程度比健康人要严重。
;二、影响触电危害程度的因素;人体阻抗等值电路
RS1、RS2 —— 皮肤电阻(皮肤外面的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阻)
CS1、CS2 —— 皮肤电容(皮肤外面的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容,数PF ~ 数μF),
Ri —— 体内电阻
皮肤干燥的电阻大,通过的电流小;皮肤潮湿电阻小,通过的电流就大,危害也大。 ;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Ω);2. 触电电流强度
人体允许的安全工频电流:电流的路径通过心脏会导致神经失常、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危险性最大。其中电流的流经从左手到右脚的路径是最危险的。工频危险电流: 50mA
流过身体的电流,以毫安计量。它取决于外加电压以及电流进入和流出身体两点间的人身阻抗。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身体的生理反映越强烈,生命危险性就越大。实践证明,直流电对血液有分解作用,而高频电流不仅没有危害还可以用于医疗保健等。
安全电流:人触电后,流经人体而不会造成生命危险的电流值。
交流安全电流为30毫安。;3. 电流路径
心脏、肺脏、中枢神经和脊髓等都是容易伤害的人体器官,因此,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以胸部至手、手至脚最为危险。
电流通过人体头部,会使人立即昏迷,电流如果通过脊髓会使人半截肢体瘫痪,电流通过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会引起神经失常或引起心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