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丽乡村社会实践总结.docx

发布:2019-02-01约3.5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美丽乡村社会实践总结 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 笔财富。下面就是整理的美丽乡村社会实践总结,一起来看 一下吧。 20xx年,我市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 建绍兴水城,重构绍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农村生活污水 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 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促 进农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实现了美村和富民两翼齐飞。 一、坚持科学规范,争创农村治污新业绩 全市上下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的任务抓紧抓实,创新政策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共完 成新增治理村527个,新增受益农户20、17万户。一是加 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生 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将农村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 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两次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作督导活动, 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团,共 有专家126名,及时开展指导服务。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二是加快项目进 度。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规划,完成543个村的项目图纸设计。专门下发文件,加强 对规划设计单位委托、终端设施及主要建材采购、施工监理 单位确定等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全市以县域为单位统一 开展了主要材料招标采购。坚持科学治污、典型带动,扎实 推进市级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建设,试点推广高 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 确保工程质量。编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手册》, 制定实施质量巡查、材料检测、招标采购、专家指导、月报 统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绍兴市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性意见(试行)》,严把图纸 审核关、材料质量、施工建设关、技术工艺关、监理监督关、 验收评审关等“六关”。新昌县推出一团一牌一碑一网一 考核”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 了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 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 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实xx、2亿元 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市财政落实7500 万元专门用于市本级的以奖代补。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 中,新昌县、上虞区进入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第1类县 (市、区),其中新昌县获全省第7名。全市各级广泛组织 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支持和动员社 会力量捐资、捐物、认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农村 生活污水治理捐款超过3、5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展现农村社区新风貌 以村庄环境美化为目标,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并重,加 快建设和加强管理并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 打造江南新水乡。一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村庄环境 整治基本实现“轮一遍”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的要求, 结合“双清”、“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工程,以高 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为重点,深化农村 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庄整治水平,目前诸暨市农村环 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健全农村 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专业化、社会化保洁机制,积 极采用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等手段,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保洁 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柯桥区从拓展“洁净乡村” 竞赛活动、完善“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评选、 区级领导挂职城乡环境“三长制”、加大奖惩力度等方面入 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四 级联创活动。以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 丽农家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有12个 乡镇、16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精品村,全 市建成各级美丽农家3、9万户。嗦州市围绕建设“和美越 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名人圣地等美丽乡 村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有序推 进空心村改造。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实施改造愿 望强、村内空心区成片面积较大且旧房占比高、村集体有一 定的经济实力且项目能实现资金平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或 节余的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全市当年新启动106个村开 展空心村改造试点,累计完成27个村,完成改造面积1300 亩,其中退宅还耕250亩,己安置农户近3000户,探索形 成了 “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多种行之有 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试点。全市确定了 14个市级试点村(其中新昌县、上虞区 的4个村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试点村因地制宜,在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