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都地基土承载力地方标准.doc

发布:2018-03-07约3.3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表F.0.1 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uk 单位:(kPa) 岩石类别 强风化 中风化 微风化 硬质岩 1000~3000 3000~8000 8000 软质岩 500~1000 1000~3000 3000~8000 极软质岩 300~500 500~1000 1000~3000 F.0.2 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应按附录E中E.0.3-3式的规定将表F.0.2-1至表F.0.2-5的极限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 1 粘性土 表F.0.2-1 粘性土极限承载力基本值fuo 单位:(kPa) 第二指标液性指数IL 第一指标孔隙比e 0 0.25 0.50 0.75 1.00 0.5 950 860 780 (720) 0.6 800 720 650 590 (530) 0.7 650 590 530 480 420 0.8 550 480 440 400 340 0.9 460 420 380 340 270 1.0 400 360 320 270 230 注:1 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 2 折算系数ε为0.1; 3 在湖、塘、沟、谷与河漫滩地段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其工程性质一般较差,这些土应根据当地经验选取分项系数。 2 粉土 表F.0.2-2 粉土极限承载力基本值fuo 单位:(kPa) 第二指标含水量ω% 第一指标孔隙比e 10 15 20 25 30 35 40 0.5 820 780 (730) 0.6 620 600 560 (540) 0.7 500 480 450 430 (410) 0.8 400 380 360 340 (330) 0.9 320 300 300 280 260 (250) 1.0 260 250 240 230 220 210 (200) 注:1 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 2 折算系数ε为0; 3 在湖、塘、沟、谷与河漫滩地段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其工程性质一般较差,应根据当地经验选取分项系数。 3 淤泥及淤泥质土 表F.0.2-3 淤泥和淤泥质土极限承载力基本值fuo 天然含水量ω(%) 36 40 45 50 55 65 fuo(kPa)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4 素填土 表F.0.2-4 素填土极限承载力基本值fuo 压缩模量Esl-2(MPa) 7 5 4 3 2 fuo(kPa) 320 270 230 170 130 注:1 本表只适用于堆填时间超过十年的粘性土以及超过五年的粉土; 2 压实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可按本规范有关条文采用。 5 膨胀土 表F.0-.2-5 膨胀土极限承载力基本值fuo 单位:(kPa) 第一指标孔隙比e 第二指标含水比υ 0.6 0.7 0.8 0.9 0.5 700 640 580 520 0.5~0.6 600 550 500 440 0.6~0.7 500 460 420 380 注:1 折算系数ε为0; 2 含水比V为天然含水量ω与液限ωL之比值(V=ω/ωL)。 F.0.3 根据现场原位测试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试验指标应按附录E(E.0.3-1)式的规定进行修正。 1 根据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20按表F.0.3-1确定卵石土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及变形模量: 表F.0.3-1 卵石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uk)及变形模量Eo N120 4 5 6 7 8 9 10 12 14 16 18 20 fuk(kPa) 700 860 1000 1160 1340 1500 1640 1800 1950 2040 2140 2200 Eo(MPa) 21 23.5 26 28.5 31 34 37 42 47 52 57 62 2 根据重力触探锤击数N63.5,按表F.0.3-2确定松散卵石、圆砾、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表F.0.3-2 松散卵石、圆砾、砂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uk 单位:(kPa) N63.5 2 3 4 5 6 8 10 卵石 4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