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种类及联合用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11月门店每周小知识点
(第五周)
降压药的种类、特点及适应症、联合应用
高血压的现代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在使用。
1.利尿药
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12.5毫克/次 每日1~2次。
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25~50毫克/次 每日1次。
螺内酯(噻嗪类利尿药)20~40毫克/次 每日1~2次。
氨苯喋啶(保钾利尿剂)50毫克/次 每日1~2次
阿米洛利(保钾利尿剂)5~10毫克/次 每日1次
呋塞米(速尿)(袢利尿剂)20~40毫克/次 每日1~2次
吲达帕胺(类似噻嗪利尿药)1.25~2.5毫克/次 每日1次
特点:降压起效较快,作用平稳,持续时间较长,且价格低廉。所以,尽管这些年有新的降压药物不断问世,但利尿剂仍然是高血压患者选用最多的的药物。服药2~3小时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对食盐敏感的高血压)、合并肥胖,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较强的降压效果。因能增强其他降压药(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洛尔类)的疗效而常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长期使用应注意其对血脂、血糖、血尿酸的不良影响。痛风者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首选:老年性单纯收缩压增高;高血压伴有水肿。
禁忌症:糖尿病、痛风、高血脂、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利尿剂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等),而血糖和尿酸会升高。治疗期间要监测血钾水平。其中长期服用噻嗪类和吲哒帕胺会导致低血钾,而长期服用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等保钾利尿药会导致高血钾。
2.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β阻滞剂) 10~20毫克/次 每日2~3次
美托洛尔(β阻滞剂) 25~50毫克/次 每日2次
阿替洛尔(β阻滞剂) 50~100毫克/次 每日1次
倍他洛尔(β阻滞剂) 10~20毫克/次 每日1次
比索洛尔(β阻滞剂) 5~10毫克/次 每日1次
卡维洛尔(α、β阻滞剂)12.5~25毫克/次 每日1~2次
拉贝洛尔(α、β阻滞剂)100毫克/次 每日2~3次
特点:起效较迅速、强力,各药持续时间有差异.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特别是快心率的中青年患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疗效较差。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有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者禁用。
首选:心律>80次/分钟;心绞痛。
禁忌症:哮喘;糖尿病;高血脂;心律<55次/分钟;心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CCB,钙拮抗剂)
硝苯地平(二氢吡啶类)5~10毫克/次 每日3次
硝苯地平控释片(二氢吡啶类)30~60毫克/次 每日1次
尼卡地平(二氢吡啶类)40毫克/次 每日2次
尼群地平(二氢吡啶类)10毫克/次 每日2次
非洛地平缓释剂(二氢吡啶类)5~10毫克/次 每日1次
氨氯地平(二氢吡啶类)5~10毫克/次 每日1次
左旋氨氯地平(二氢吡啶类)2.5~5毫克/次 每日1次
拉西地平(二氢吡啶类)4~6毫克/次 每日1次
乐卡地平(二氢吡啶类)10~20毫克/次 每日1次
维拉帕米缓释剂(非二氢吡啶类)240毫克/次 每日1次
地尔硫卓缓释剂(非二氢吡啶类)90~180毫克/次 每日1次
特点:起效迅速、强力,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较强,疗效与剂量成正比,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常与其他类型降压药联合治疗以增强作用。除心力衰竭外较少有禁忌证,对老年患者降压效果较好。对嗜酒患者也有显著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使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不良反应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服用利尿剂无效)。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对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心传导阻滞者禁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ACEI)12.5~50毫克/次 每日2~3 次
依那普利(ACEI)10~20毫克/次 每日2次
贝那普利(ACEI)10~20毫克/次 每日1次
赖诺普利(ACEI)10~20毫克/次 每日1次
雷米普利(ACEI)2.5~10毫克/次 每日1次
福辛普利(ACEI)10~20毫克/次 每日1次
西拉普利 (ACEI)2.5~5毫克/次 每日1次
培哚普利(ACEI)4~8毫克/次 每日1次
特点:起效缓慢、逐渐增强,在3~4周达最大作用,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氢氯噻嗪或吲哒帕
显示全部